?咸平:百年前梁啟超拯救股災方案值得借鑒
一百年前的中國股市是怎樣的?百年前中國股市交易很狂熱,炒股者從不問公司業(yè)績的好壞,買橡膠股卻不知橡膠為何物,只是瘋狂的交易,股票市場這種畸形的發(fā)展,導致了早期的中國證券市場的三次大崩盤。曾門庭若市的股票市場迅速門可羅雀。這時,梁啟超提出了世界級的解決方案,《河北青年報》轉載《郎咸平(博客)說:誰都逃不掉的金融危機》一書的內容稱:“日后美國、英國的證券市場正是按照這種解決方案的思路完成了股市的重建?!绷簡⒊_實是個睿智的思想家,他還以牛頓炒股事件為戒,提出了相當有見地的拯救股災方案。
中國人對于股票市場的理解,在很久很久以前是非常到位的。我們中國人和歐洲人、美國人同時經歷了三次金融危機,你相信嗎?
民國時的股票
金融危機是公認最難定義的經濟學名詞,歷史上的金融危機常常通過恐怖的股市崩盤反映出來。1929年10月24日,在沒有任何先兆的情況下,美國股市忽然瘋狂下跌,美國經濟由此陷入大蕭條當中,20世紀最著名的經濟學家凱恩斯(博客),也在這次危機中幾近破產。美國1929年的金融危機只是早期金融危機事件的一個代表,它與法國的密西西比泡沫事件、英國的南海泡沫事件一起,被作為世界金融證券市場最為深刻的教訓載入史冊。而在當時,中國社會已經與國外金融界有了非常密切的聯系。
股票市場起源于白條
歐洲在17、18世紀,尤其是在17世紀的時候,連年征戰(zhàn)。因為當時的歐洲國家有很多殖民地,它們打非洲、打南美洲、打亞洲,各國打得民窮財盡,怎么辦呢?于是它們就開始發(fā)行戰(zhàn)爭債券,還不起就開始打白條。
白條打了之后還是要還的,可是仍然還不起,于是就發(fā)明了股票市場。Stock原本的意思就是白條。
白條市場,就是欺騙股民,把白條賣給股民。這是歐洲人做的事,我們把它翻譯成了股票。通過股票市場給了它一個新的概念。什么概念?這些白條是很有價值的。價值在哪里呢?那就是白條帶來的未來的現金流。東印度公司從中國以及其他國家掠奪來的黃金白銀,這就是你未來的財富。因為你買了白條之后,有東印度公司將來掠奪的財富,這些白條就有價值了。
第一批人被騙了,買了,價格拉高了,再騙第二批。第二批又被騙了,價格拉得更高了,再騙第三批,就這樣一直騙下去,騙到最后一批,股市崩盤了,而且連續(xù)崩盤三次。到了1720年,各國擬定了“泡沫法案”。因為每一次都是價格炒得太高,形成泡沫,然后崩盤,所以“泡沫法案”就禁止這些上市公司(當時叫股份有限公司)運作,時間長達100年之久,甚至禁止銀行運作。法國的銀行禁令長達150年之久,因為很多人向銀行借錢炒股,結果造成了泡沫的出現。這是歐洲股市的情況。
我們在一百多年之后的1840年,引進了這種股份有限公司。1872年,誕生了中國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招商局。隨后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從一家變成了三十家,包括招商局開的煤礦、上海機械織布局,還有很多其他行業(yè)的公司,包括牛奶、電燈、銅礦、保險、鐵路等,有三十多家。
中國證券市場的三次崩盤
1840年,隨著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中國的國門,清帝國被迫對外開埠通商,股份制公司以及股票交易就這樣踏上了東方的土地。由于最初沒有證券交易所,股票交易大多在茶館中進行。那時,每天早上,股票經理會來到一些著名的茶館,與買家一邊聊天、喝茶,一邊完成交易。隨著股份制潮流涌動,上海、北平、天津、廣州、武漢先后掀起了設立交易所的熱潮。到1921年最高潮時,中國的交易所數目已接近兩百家,位居全球第一。然而,畸形的發(fā)展卻讓早期的中國證券市場經歷了三次大崩盤。
歐洲經歷的股市崩盤是從18世紀初開始的,而我們是從19世紀開始的。在這一點上,我們沒有比美國和歐洲落后太多。我們的水平甚至跟美國差不多。中國的股市崩盤有三次:第一次,1872年;第二次,1910年;第三次,1921年。美國在我們之后,1929年。
炒股者不問公司業(yè)績
第一次,1872年9月2日股市崩盤的時候,上?!渡陥蟆钒l(fā)表了一篇評論,它說,“今華人之購股票者”——就是我們買股票的人,“則不問該公司之美惡”——就是不管該公司業(yè)績的好壞,“即可以獲利與否”——也不管這個公司能不能賺錢,“但有一公司新創(chuàng),糾集股份,則無論如何,盡往附股”——也就是說,人們不管這個公司是做什么的,只要股票上市了就去買,不管它的經營狀況好壞,也不管它能不能賺錢,就是一頭熱地去買。你們有沒有發(fā)現,1872年9申報》的這些話和我們2007年的評論是一樣的。
買橡膠股不知橡膠為何物
第二次,很有意思,股市崩盤與國內因素無關。那是20世紀初期,由于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需要大量的輪胎。輪胎是用橡膠做的,所以當時就有一家英國公司蘭格志在上海利用橡膠這個概念來發(fā)行股票。
當時媒體是這樣批評此事的,說“可異者市中尚有不知橡皮為何物者”,簡單來說就是,當時很多炒股的人連什么是橡膠都不知道,照樣炒。那么股價是怎么上漲的呢?這家蘭格志公司,1909年4月4日,它的股價是780兩,一個多月的時間就漲到了1160兩。一年之后,漲到了1475兩。幫忙炒股的除了中國的錢莊之外,還有匯豐銀行。到1910年7月,橡膠本身的價格太高了,全世界使用橡膠的國家開始壓低價格。此后,像中國股市這樣以橡膠概念為主的股票市場,就在1910年7月全面崩潰。這是我們的第二次金融危機。
![]() | 12 | ![]()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頻道推薦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