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履安:消費刺激經濟增長的游戲遲早會崩盤[訪談實錄]
鳳凰衛(wèi)視6月21日《財經點對點》節(jié)目以下為文字實錄:
曾?s漪:歡迎收看《財經點對點》,我是曾?s漪。中國目前正逐步邁向2020年基本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前進,還有11年,我們真的做好準備了嗎?小康生活的目標就是在物質和精神方面基本能夠達到平衡,但我們現在看到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的同時,精神生活卻越來越貧瘠。貧瘠的精神生活逐步在侵蝕著經濟發(fā)展的基礎。怎么樣才能夠使這兩者達到平衡,使中國的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今天我們特別請到在這方面有特別研究的世界知名的華人陳履安先生,院長你好。
陳履安:你好。
曾?s漪:要介紹您是件很難的事情,因為您有很多的經歷,您是數學專家,也是工程專家,然后又當過臺灣的軍事部門、經濟部門、國科會的主委,好多好多部門的首長,包括監(jiān)察院的院長等等,所以您覺得現在我們該怎么稱呼您比較好?
陳履安:都可以。
修行經濟的內涵與意義
曾?s漪:大家比較親切稱您就是陳院長。院長在佛學上面,或佛法上面,其實有很深的研究。大家都在想說在我們現在的經濟發(fā)展當中,怎么樣能夠透過心靈的平衡來使我們本身既能夠獲得富裕的生活,又能獲得平衡的這種心理狀態(tài),有人在說這跟修行經濟是有很大的關系的,可是聽起來修行經濟跟宗教好像又分不開,是這樣嗎?到底什么叫做修行呢?
修行有益身心
重在管理自身的言行和情緒
陳履安:修行有人說是修正自己的行為,這個不夠。修它主要是看見自己的問題,要學習怎么管理自己,不但是管理自己的言行,還要管理自己在想什么,管理自己的情緒,這個最重要,你學習管理情緒,大家心平氣和,社會怎么會不和諧,你自己對自己的情緒看得見,身體怎么會不好,脾氣好不會肝火旺,焦慮能處理不會得胃病。所以這個對身心都有幫助的這種修行方法,其實很多是現成的,但是現在漸漸失傳了。
精神和物質通過修行達到平衡
這是一切和諧的基礎
陳履安:所以我覺得你剛才提的精神、物質的平衡,透過修行,修正自己的心念,修正自己的行為,就是一切和諧的基礎。
曾?s漪:這時候有人會很現實的在問說,我即便修正自己的行為了,心念的平衡了,但是這跟經濟又有什么關系呢?
佛學與宗教不相關
開發(fā)自身智慧是根本
陳履安:我講一個基本的一個方法,我們知道學佛法都以為它是個宗教,其實你越進入這個修行的階段,你發(fā)現它其實跟宗教有點距離的,它不是宗教。我講這個話,也許很多人會有意見,但是你一開始明白的時候,它確實是這樣,因為你要做實驗,拿自己的身、心做實驗,自己就是白老鼠,它怎么會是宗教呢?宗教是讓你相信一個神可以解釋一切問題,這個不是的。它是基本上佛法是教我們一些方法,開發(fā)自己的本來有的智慧,拿自己做實驗,而且在生活中非常有用,息息相關。
曾?s漪:我們在生活當中落實這種修正個人行為的方法的時候,是不是我們可以達到一個和諧的狀態(tài),就是你幫助了別人,事實上也就是幫助了自己了?
樂于助人與智慧開發(fā)直接相關
陳履安:你這個問的很好,就是說你幫助別人的時候,你的心同時在別人的事情里開始關懷,有同情心、同理心的時候,對你的智慧的開發(fā)有直接的關系,幾乎是個必要條件。我可以舉個例子來講,我們在生活中,時常說不小心意外就發(fā)生了。開車的時候胡思亂想,出車禍了。你像這些問題經常發(fā)生的,在公司里面受了氣,回到家里面把氣發(fā)在家人身上,情緒不好,要別人分享,經常發(fā)生的事情。
修行修什么,我可以給大家講一個簡單的方法,方法是很多的。比如說我在講,你在聽,你聽的時候,你會感覺到自己在聽那個感覺,你會感覺到腳踩在地上的感覺,可以感覺吧?
曾?s漪:嗯。
相關專題:財經點對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頻道推薦
商訊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tǒng)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