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看待債務
徐建明
迪拜世界公司的債務危機是近日全球資本市場的一個重磅炸彈。危機爆發(fā)之初,全世界的神經都繃緊了。現在看來,突如其來的該事件對全球脆弱的經濟和資本市場的影響似乎沒有那么嚴重,全球經濟的航船可以按原先的路徑繼續(xù)艱難地走向復蘇。但事件還沒有過去,還沒到可以掉以輕心的時候,投資人還要密切關注事態(tài)的后續(xù)發(fā)展,也許本次爆發(fā)的迪拜世界公司的危機只是冰山的一角。
本文要和讀者討論的不是此次債務危機本身,而是來談談我們該如果正確看待“債務”這個東西。
我們來看一個財務上的恒等式:總資產-負債=凈資產
債務處于資產負債表的右邊,和資產相對,可以理解為負資產。
總資產要減去債務才是凈資產。因此,一般情況下,人們對債務的態(tài)度是負面的。債務本來是一個絕對中性的經濟學術語,但在中文的語境下竟變成了一個貶義詞,負債累累、債務纏身、無債一生輕等?,F在買房的人被稱為“房奴”并非因為房子而是因為買房導致的負債。所以中國人對債務是避之唯恐不及的。記得,在計劃經濟時代,那時還沒有GDP、CPI的現代宏觀經濟的概念,我們在宣傳我們的經濟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常用的詞就是:我們既無內債,也無外債。
但我們要記?。寒斂吹揭粋€巨大陰影的時候,一定要想到,其實陰影來自光亮,陰影越大,說明光亮越強。財富的規(guī)律也是如此。
我們可以將上面的恒等式調整一下:凈資產+負債=總資產
在這個等式中,負債不再是負面的東西了,成為了構成總資產的一部分。負債越大,總資產也越大。其實,凈資產只是一個財務數據,而總資產才是我們可以支配使用管理并真實感受到的財富。
看看我們真實世界的情況。
美國是這個星球上最大的債務國,同時也是最強大最富裕的國家。如果你認為負債是只圖一時快樂而不能持久的話,事實告訴我們的是:美國在230年前立國之初就負債累累,甚至可以說美國就是靠負債立國的(美國是靠借債打贏的獨立戰(zhàn)爭),到今天我們看到的還是一個富裕強大的美國。如果說美國是一個特例,我們將視野再放大一點:400年前世界上的國家可以分為兩組,一組國庫充盈,另一組負債累累。400年后怎樣呢?曾經國庫充盈的國家現在基本都是發(fā)展中國家(如中國、印度、土耳其等),而曾經負債累累的國家目前卻都是富裕的國家(如英國、法國、西班牙、荷蘭、意大利等)。
回到我們自己身邊來看,曾經既無內債,也無外債的中國恰好是中國人生活極度清貧、經濟處于崩潰邊緣的時候。改革開放以后,從1982年到2004年,我們的國債余額年增速在25%左右,隨著我們的債務越來越多,我們的經濟也越來越強,人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過去十年,可以說是中國人財富成長最快的十年,而正是在這十年中,中國人終于開始學會向銀行借錢了,而不是只會借錢給銀行(存錢)。銀行本身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銀行向來被認為是最安全最能賺錢的企業(yè),而銀行恰恰也是負債率最高的企業(yè)。
你還可以自己做一個實驗:把你認識的人按富裕程度分成五組。然后,再統(tǒng)計每組負債率的情況,幾乎可以肯定,你將發(fā)現負債率與富裕程度是成正比關系的。
當然,債務確實有負面的因素。負債在讓你獲得資源的同時,你也需要為此付出成本、承擔風險。負責也是導致破產的根源。所以,債務是把雙刃劍。用得不好會讓你受傷。但用得好,債務就是你獲得財務成功的必備武器。所以,對待債務要正確認識、合理運用、科學管理,而不是簡單的回避。
我在國外做理財顧問的時候,常常要叫客戶注意控制債務,甚至常常要幫他們處理債務問題。但現在面對中國客戶,我做得最多的建議是: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債務、應該盡量使用貸款買房,即使你現在有足夠的錢全額付款,盡量使用更長期的貸款期限……
那么,在我們的個人理財中具體該如何對待債務呢?請看下期。
相關專題:迪拜世界集團背債590億美元瀕臨破產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頻道推薦
商訊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tǒng)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