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計時最后一天:零排放貝拉中心之“熱”
陳曉晨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問題?!?/p>
400年前,在莎士比亞的筆下,丹麥王子哈姆雷特曾發(fā)出這樣的疑問。
400年后,全世界關注氣候變化的人士齊聚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在同一個地點,試圖對“哈姆雷特之問”作出回答。
哥本哈根大會將從當?shù)貢r間今天10時(北京時間17時)起舉行。對人類的未來來說,這是一次至關重要的會議。包括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內的超過100個國家的領導人將參加大會。與會領導人的數(shù)字或許還將上升。
在大會的官方網站(en.cop15.dk)上,倒計時已不足24小時。
哥本哈根:無房之城
當?shù)貢r間4日夜間,CBN記者抵達哥本哈根。此時,天氣已非常寒冷。不過,記者一下飛機就感受到了大會的“熱度”。在機場,每走一段距離就有大會志愿者為所有參會人員提供指路等服務。大會宣傳員則向每一位入境乘客遞上關于氣候變化的宣傳材料。
記者來到哥本哈根市中心——市政廳廣場。由于圣誕節(jié)將至,節(jié)日氣氛已漸濃厚。市政廳前立起了一棵10米高的圣誕樹。不過,比圣誕樹更高的是它旁邊的一個高30米、直徑足有20米的地球模型。這個模型一直在轉動,似乎在提醒游人:這里即將舉行一場在很多人看來旨在保護地球的會議。
記者入住的酒店,房間已被預訂一空,并且不斷有來自全世界各地、各種膚色的人入住,其中有談判代表、環(huán)保組織人員、企業(yè)觀察員、青年學生及媒體記者。一位已入住4天的上海籍機構代表告訴記者,由于她的公司涉足清潔發(fā)展機制(CDM)業(yè)務,因此也來哥本哈根參加大會。
事實上,由于全世界關注氣候變化的人紛紛涌入丹麥,整個哥本哈根已經無房可供應。一個月前,哥本哈根一家酒店的工作人員就告訴記者,整個丹麥已經沒有客房了。不少人因為在丹麥訂不到酒店,只好住到一海之隔的瑞典城市馬爾默。
在記者的房間里,可以看到一組玻璃建筑。那就是大會主會場貝拉中心。
為什么是丹麥
到達的第二天,記者前往貝拉中心注冊。
在步行前往貝拉中心的路上,遠遠就能看到它旁邊矗立的一個巨大的白色風車。
在遠離哥本哈根的郊區(qū),在波羅的海的小島上,在丹麥內陸的農村,都能看到這種風車。目前,風力發(fā)電提供了丹麥全國超過20%的電力。哥本哈根市政府承諾,哥本哈根要在2025年建成全球首個“零碳排放”城市,這需要大力發(fā)展風電。哥本哈根市市長比耶勒高此前對記者證實,風電將在15年后滿足該市的大部分電力需求。
風車順時針轉動,似乎在提醒所有關注環(huán)保的人士:時間正在一分一秒地流逝。
此次大會的安保措施非常嚴格,進入會場時要脫掉大衣和外套接受安檢。保安調侃地告訴記者,會場里很熱,不需要穿外套,“因為我們要模擬氣候變暖的情境?!?/p>
“不過,要是氣候變暖的話,這個會議中心將被淹沒?!惫ぷ魅藛T以這席話結束了調侃。貝拉中心坐落在哥本哈根城南的阿瑪格爾(Amager)島上,距海邊只有一公里多。根據(jù)一家機構作出的全球變暖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情境預測,如果海平面上升5~10米,包括貝拉中心在內的整個阿瑪格爾島都將被海水淹沒。
在媒體注冊處,記者辦完手續(xù)后領到了一張又軟又薄的大會記者證。當記者抱怨紙張質地不佳時,工作人員介紹,這張小紙片用的環(huán)保紙。
在會場門口,一名身著綠色西服的青年人主動和進入會場的人打招呼。他對記者說,他穿著綠色外衣是為了提醒所有參會者從自己的衣服開始踐行環(huán)保。
主辦方丹麥的環(huán)保理念可謂“深入骨髓”。大會為所有參會者提供出租自行車的服務,此外,貝拉中心是一座節(jié)能型建筑,已經實現(xiàn)了零碳排放。事實上,哥本哈根市及其所在的整個西蘭島,大部分地區(qū)的供暖利用的都是工業(yè)廢氣。
看來,如此重要的氣候變化大會選擇在哥本哈根舉行,除了“哈姆雷特之問”外,丹麥在低碳經濟與生活方面的先進經驗似乎也是一個因素。
貝拉中心在6日這天“爆棚”。該中心的容量是1.5萬人。但會議組織方在給記者的郵件中稱,6日至少有3.4萬人試圖進入會場。組織方只好宣布臨時采取配額制度,以限制會場內的人數(shù)。
于是,至少有數(shù)百名前來注冊的參會記者一度被堵在門外。 “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人士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同樣被堵在門外的CBN記者王蕾用書面語調侃說。
大會談什么
與貝拉中心隔海相望的就是瑞典。
從瑞典邊境到哥本哈根,坐火車只要35分鐘。然而,“走”完這段路,人類足足花了37年。
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人類首次發(fā)表宣言警告氣候變化的嚴重性。1992年,《公約》機制建立,要求各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1997年,《京都議定書》通過“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規(guī)定在其第一承諾期內,工業(yè)化國家的碳排放須在1990年基礎上降低5%,其他國家采取自愿應對行動。
2012年,第一承諾期即將屆滿。就如何續(xù)寫《京都議定書》的問題,各締約方在2007年齊聚印尼巴厘島,經過漫長、曲折而且戲劇性的談判,終于繪制了“巴厘路線圖”。
巴厘島會議注意到了聯(lián)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多份報告,這些報告稱,全球氣候變化90%的原因為人類活動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巴厘島會議同意開始草擬一份新的全球氣候協(xié)議,在《公約》和《京都議定書》機制下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而哥本哈根大會將標志著草擬期的結束。
發(fā)展中國家目前的立場很明確——拒絕承諾量化減排,理由非常充分——發(fā)達國家歷史上的排放開啟了溫室效應的“潘多拉魔盒”,而且有科學研究證明,幾十年前發(fā)達國家排放的溫室氣體現(xiàn)在仍然駐留在大氣層。
不過,一些西方發(fā)達國家一直試圖將發(fā)展中國家納入承諾減排義務之列。最近,歐盟的立場也在向此傾斜。表面上,歐盟等發(fā)達經濟體在會場內外營造推動減排乃至“達成一個新全氣候協(xié)議”的氣氛。不過,這些動作在中國、巴西、印度等發(fā)展中國家看來是“將雙軌并作一軌”,甚至有架空《京都議定書》的意圖。預計這將成為大會談判的一個焦點。
截至記者發(fā)稿時,77國集團與中國代表仍在安徒生廳舉行閉門協(xié)調會議。會議是由丹麥保安把門。他們剛剛將試圖進入會場的一位西方通訊社記者擋了出去。看來,雖然丹麥是歐盟國家,但在“大會紀律”上,保安是不認親疏的。
相關專題: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頻道推薦
商訊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shù)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shù)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tǒng)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