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貍”逝世
杜宇
12月13日,美國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現代經濟學的奠基人薩繆爾森逝世。薩繆爾森是經濟學數理化的先驅,也是凱恩斯主義在美國的重要傳播者之一,他也是將麻省理工學院經濟系提升跟哈佛大學經濟系并駕齊驅地位的關鍵人物,他培養(yǎng)了大量聲譽卓著的凱恩斯主義者,很多人都在以后歲月獲得了諾貝爾獎。他也被認為是“最后一個經濟學通才”。他幾乎涉及經濟學方方面面,商業(yè)周期、資產價格、稅收、公共財政理論、國際貿易、消費理論等等,并且做出了關鍵性的貢獻,當然隨著經濟學專業(yè)分工水平的加深,后世學者不可能有如此機緣。薩繆爾森給經濟學理論帶來最重要的影響就是數理化傾向占據統治地位,他獲得諾貝爾獎最大的理由是“提高了經濟分析的數理水平”。
縱觀薩繆爾森一生,他是個復雜的人,有點難以歸類。有點像他享譽世界的教科書《經濟學》,這是一本雜糅著古典經濟學和凱恩斯主義的教材,長期以來,這本教科書被認為是“精神分裂”的代表,微觀部分主要是被馬歇爾思想主宰,宏觀部分則是凱恩斯掛帥,微觀和宏觀始終是脫節(jié)的,就像兩套語言。盡管在上世紀80年代,新凱恩斯主義崛起,誕生了不對稱信息、成本黏性等等,試圖修補凱恩斯宏觀理論缺乏微觀基礎的窘境,但這種修補很零碎,不算大成。而薩繆爾森則將這本1848年初版的教材看作是時代的記錄,進行了長達50多年的修訂工作,大部分內容都面目全非,很多特定階段的結論也統統刪改,例如在第三版中,薩繆爾森認為技術模仿加高效管理可以讓社會主義經濟輕而易舉超越資本主義經濟,他還對蘇聯GDP超過美國的時間做出了預測,當然最終的歷史結果讓這位教授很尷尬。
柏林的“刺猬和狐貍”比喻是恰當的,相信資本主義利用市場和價格機制高效處理人類活動的優(yōu)越性,是恰刺猬和哈耶克的信仰,他為此堅持了半個世紀。不斷游走、不斷俘獲新知、不斷懷疑則是“狐貍”薩繆爾森的特征。薩繆爾森本科經濟學教育是在芝加哥大學,他對老師Frank Knight、Jacob Viner、Henry Simons等人非常崇敬,他也接納自由市場高效的不證自明,但是當他注意到大蕭條時代慘痛的失業(yè),他感到茫然,當時的芝加哥大學經濟理論中是沒有失業(yè)的,市場總是可以通過工資調整來改善就業(yè)配置。他立即懷疑這種傳統的本身,于是投身到哈佛大學漢森領導的凱恩斯主義傳播中。 Knight
但是他也不能歸類于死忠的凱恩斯主義者,在他學生肯尼迪當政期間,智囊團被凱恩斯主義者占據,增加財政開支、加強稅收提高政府支配能力是最顯赫的主流。薩繆爾森則對此表示懷疑,他覺得好多事情做過頭了,所以他在顧問隊伍里面變成了一個最不像凱恩斯主義的家伙,他對肯尼迪說“你應當減稅,同時要平衡預算,向外界傳遞政府的財政平衡責任”,他的意見幾乎像一個里根主義經濟學家。
薩繆爾森的這種不肯輕易歸屬某種意識形態(tài)陣營,也體現在他和老對手自由主義大師弗里德曼的交往中,盡管是對手,但兩個人的關系卻是非常不錯。眾所周知,弗里德曼一直抨擊政府對經濟的干預,認為很多經濟問題恰恰是政府干預造成的,里根的“政府不是解決問題,本身就是問題的一部分”就是來自弗里德曼的啟發(fā)。新聞周刊專欄作家薩繆爾森經常和弗里德曼在公共媒體上辯論,但經常會被說服,比如在自然失業(yè)率上面,弗里德曼設計了這個概念,然后用滯脹下的改造的菲利普斯曲線來證明,薩繆爾森覺得這個點子不錯,他也竟然加入了自然失業(yè)率的尋找之中,最后他苦笑說“我被弗里德曼浪費了時間,也許沒有這個玩意,弗里德曼總有些好點子,但他有時走得太極端”,這其實說明了薩繆爾森沒有任何學術門派上的成見,他幾乎能拋棄任何“定見”來加入新奇的領域,相比之下另外一位著名的凱恩斯主義者托賓則完全不同,他對后學斯蒂格利茨等人尋找自然失業(yè)率的行為極為憤怒,斯蒂格利茨回憶說,“托賓壓根就不相信他不愿意相信的東西,他認為自然失業(yè)率是零”。
正是這種渴望交鋒、沒有門戶之別的“前見”、不斷探索和懷疑、保持開放心靈,讓薩繆爾森成為偉大的“通才”,他總是支持那些學術話語弱小但有很強內在理性的學說,比如在有效市場盛行的年代,普遍認為股票市場可以預測實體經濟衰退,但薩繆爾森敏銳認識到政府作用的加強使得一些股票衰退變成了一個局限性的行為,政府改變了一些經濟運行的片段,他最著名的玩笑是“股市對未來5次經濟衰退做了9次預報”,如果聯想到美國次貸危機后的股市和經濟表現,也許會讓人們對這句玩笑有著更深的體會。
因為是通才,嵌入其名義的定理層出不窮,例如斯托爾珀——薩繆爾森定理、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等等。這兩個理論對中國的國際貿易和匯率有著強大的解釋力。前者的故事是,國際貿易要素均等化是不現實的,各國都善于對出口補貼和限制進口,那么在這個過程中,進口部門和出口部門的生產要素回報會發(fā)生劇烈變化,那么這種分配變化對經濟會產生不同影響。而中國的利益階層總是熱衷于降低利率、提高匯率,因為這有利于進口大宗商品的國有部分。而后者則表示,先參與國際貿易部門的生產率提高很高,會變得有錢,因為水漲船高,也會促進不參與國際貿易的部門(盡管生產率沒有提高)提高價格,最終會導致整體性價格上升,出口盈余最終會導致國內通脹的上漲,中國的重商主義沖動的代價是無窮無盡的通脹預期。
相關專題:美諾貝爾經濟學獎第一人薩繆爾森去世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頻道推薦
商訊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