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錢”會不會來炒股
編者按 最近一段時間,國家為調控房價連出重手,炒房客耐不住壓力紛紛出貨,其回流的資金會不會流向股市?本期《一周看點》征集一組相關博文,旨在透析“炒房錢”會不會來炒股。
轉戰(zhàn)股市將是第一選擇
一直以來,國內股市“熊聲”一片時,樓市就會迎來旺季;而當股市火爆的時候,樓市就會低迷一陣子。你冷我熱,此消彼長,股市和樓市就像一個“蹺蹺板”的兩端。不過,這一“蹺蹺板效應”在特殊時期會遭遇失靈。前幾年,資金流動性泛濫成災,龐大的資金量,無論是“蹺蹺板”的哪一方,都容納不下,結果是兩頭一齊熱。
近日,國家接連出招調控樓市,社會上的流動資金又再次面臨選擇。“蹺蹺板效應”能否重現?筆者認為,目前還沒有出現大規(guī)模資金從樓市撤退,但資金一旦大規(guī)模從樓市撤退,轉戰(zhàn)股市將成為他們的第一選擇。這部分資金,愿意承受更大的風險以獲取更大的收益,撤離樓市后,不會回流實體經濟,大部分將毫不猶豫的選擇進入股市。股市上,股指期貨5倍、融資融券2倍的杠桿放大作用,將吸引激進投資者。即使是保守投資者,也可以選擇在一級市場專門申購新股,保證每年15%左右的收益率。
另一方面,引導樓市的資金流入股市,對實體經濟也有利好的作用。實體經濟也通過股市的融資功能,使得企業(yè)通過IPO,或再融資,或發(fā)行債券,將投資者手中的資金轉移到實體企業(yè)中,從而為企業(yè)的實業(yè)投資提供資金。(單騎兵 詳見http://blog.cs.com.cn/u/danqibing)
“炒房錢”不是會不會進股市,而是肯定會進,只是進的狀況由今年股市的走勢決定,逐漸的進入,更本質的是量的多少,進入的時機,股市越漲會越吸引這部分資金受簡單的利益驅動。
不過,今年股市應該是震蕩市,會有幾只腳下探,國家政策也會在今年出現一些明顯的傾斜,新興產業(yè)及某些受益板塊會吸引資金介入,這需要它自身有足夠的吸引力。當然,“炒房錢”也有部分屬于回避風險型,除了股市,也有債券等金融產品替代,還有今年出現的一些新趨向,如中國炒房團到國外低價買入房產。林林總總,一個簡單的利益,足可以在某個適當的時機,把這部分不知流向的資金吸引而去。(牛熊分界 詳見http://blog.cs.com.cn/u/lhp2005lhp)
不管是浙江炒房團還是山西煤老板,都有資金選擇新投向的問題。別跟政策作對,先逃離房市,回避同國有資金爭奪煤炭資源,及時把資金轉向股市是目前最好的選擇。哪怕是在股市里買地產股和煤炭股,也比現在去買房強:前者提前進行了調整,現在入場正是時機。而后者卻正是高點,還有下探空間。因此,先入股市進行價值投資,等股市漲上去,房價調整到位政策面開始放手之后再配合政策抄底,才是正確策略。從近期大盤走勢來看,市場正在向這個方向轉變。對于炒房熱錢來說,現在的股市即將迎來入場的最佳時機,投資者應該有這方面的準備。(一碗面 詳見http://blog.cs.com.cn/u/yiwanmian)
“炒房錢”進股市想法過于天真
炒房與炒股,雖然都可以視為兼有投資與投機的行為,但其中的差異還是很大的。股市流動性強,周期比較短,漲跌頻繁,這是很多炒房者所難以適應的。2006至2007年間,曾有大量民間資金進入股市,一度也確實獲得了很大盈利,但隨后股市的下跌也令這些資金損失慘重。相應的,樓市盡管流動性不如股市,但就炒作而言,管理成本低,而且由于處于一個長周期中,盈利性更突出,并且還能運用金融杠桿,對較大規(guī)模的資金來說更為合適。投資方式、盈利模式以及操作理念上的差異,決定了這部分民間資金在投資方向上更愿意選擇樓市。這也就是為什么去年初,股市與房市都處于低谷,但后來真正進入股市的增量資金卻很有限,而大量資金會去瘋炒樓市的緣故。無疑,那種認為有了新的房產政策以后,炒房資金會迅速轉向進入股市的想法,忽視了兩者之間的差異,似乎過于天真了些。
還想提一點的是,就在國內嚴厲調控樓市的時候,海外開發(fā)商正大舉進入境內推銷那里的樓盤,并且以辦理移民為誘惑。退出國內樓市的資金,會不會外流?這看似還很遙遠,但如果蔓延起來速度不會慢,若果真大規(guī)模出現,負面影響巨大。如何正確地引導那些炒樓資金,給其提供適當的出路,采取措施引導進入包括股市在內的其他投資市場,都是現在應該加緊考慮的。(十年磨劍 詳見http://blog.cs.com.cn/u/mojian)
近一兩天,一些“名嘴”大肆鼓吹炒房資金已進入股市,更有甚者還有名有姓的舉例子,列數字,儼然成為“炒房客”的經紀人。試問,如果你是“炒房客”愿意如此之快地暴露自己的戰(zhàn)略意圖嗎?其次,炒房資金有多少是自有資金還不一定。再者,即使炒房資金已入市,它會在當下這個點位殺入嗎?是不是該擦亮自己的眼睛好好甄別,悉心探究一下形勢,或許會少走彎路。(陳立峰 詳見http://blog.cs.com.cn/u/cenlifeng)
眼下流行的一種說法是,在國家對房地產進行重拳調控后,大量房地產領域的投機客會將資金殺入股市。這只是盲目看多做多者一廂情愿的自我安慰。我認為真實的情況是,國家對房價的調控不僅不會給股市帶來增量資金,恰好相反,它將讓包括股市在內的貨幣供應更加緊張。
在現代經濟生活中,房子既是消費品,又是投資品。作為投資品的屬性,在房價上漲的過程中,整個房地產市場是一個貨幣創(chuàng)造機器,住房按揭制度的發(fā)明,讓這個貨幣創(chuàng)造的過程有了杠桿,成倍地放大。比如,當一個人自有資金20萬元,這是真實的貨幣,他貸款80萬元買了一套100萬元的房子,在前一年房價翻倍后200萬元賣出,這樣,看似賺了一倍,但若以本金計算,賺了4倍。這時,他可能覺得房子太貴了,可能會用賺來的一部分錢去炒股,這樣房價與股價相互支撐,不斷上升。一旦房價的上升趨勢逆轉,下降趨勢形成,房屋交易量大減,新資金不愿意進場,老房東賣不出去或者不愿意賣。則這個貨幣創(chuàng)造的過程便終止了,原來看似龐大的以房屋市值計算的財富頓時成了鏡花水月。對于房屋已經脫手的持有現金的人士來講,他既然能在趨勢逆轉之前成功出貨,那便是投資高手,怎么會在股市剛剛形成下降趨勢時來買股票呢? (北漂的羊 詳見http://blog.cs.com.cn/u/beipiao)
樓市股市同樣有“泡沫”
經歷了4月中旬新一輪政策調整后,越來越多的資金意識到樓市的風光要慢慢地黯淡下來了。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東,在2008年10月,為了拯救金融危機下的房地產市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住房消費的優(yōu)惠政策,尤其是在9.59萬億天量信貸資金的配合下,大量資金流向房地產市場,一波房地產市場的大牛市從此而起。如今巨大的房地產泡沫,天價的房價,愈演愈烈的地王,都使得一波波調控襲來。目前來看,可統(tǒng)計的投資房地產的資金約為1.8萬億元,除去信貸等資金,非住房的炒作資金達到5000億元,熱錢和其他無法解釋的資金并未計算其內。可以說是巨大的資金流動性制造了整個房地產市場的牛市,推高了房價,因此如今國家所有的調整政策均是從這個方面入手解決。
是到退出的時間了,但大量的資金去向何方呢。逐利性是資金與生俱來的天性,那么其必然要尋找新的賺錢渠道,是股市、期貨、還是黃金市場?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樓市的規(guī)模,在2009年初的樓市市值是GDP的2倍,到2010年已快速增至3倍左右,市場容量遠遠超過股市。其次,在玉名談股市潛規(guī)則中介紹過,樓市與股市向來有蹺蹺板關系,若樓市大跌,投資者對樓市期望降低,會將資本從樓市中撤出,轉而投向股市,使股市上揚。反之亦然。但股市與樓市實際上都具有一個明顯的特性,那就是資金制造泡沫,從十幾年來數據分析來看,資金流動性的松、緊與股市、樓市的漲跌存在明顯的正相關特性,說得白一點,那就是資金一多,單邊市場泡沫就會出現,泡沫膨脹到一定的階段,就會破裂,那么不僅是嚴厲的調控,更是持續(xù)的大跌風險。如今樓市泡沫并未消除,而股市中也出現了和“地王”現象一樣的“股王”現象一高市盈率、高發(fā)行價,一個個財富神話的背后,不僅是傷害了普通投資者的利益,更使得中小盤個股的泡沫越來越大。(玉名 詳見http://blog.cs.com.cn/u/wwcocoww)
以上由中證網博客版主田鴻偉提供
相關專題:炒房資金流向何方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頻道推薦
商訊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tǒng)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