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農產品炒作現金融手法 炒綠豆就像炒小盤股
□本報記者 周婷
今年上半年個別農產品價格出現暴漲,呈現出明顯的金融炒作手法。之所以這樣說,一方面,一些游資是股市、樓市等市場的出逃資金,另一方面,游資的炒作方式——聯合狙擊、拉高出貨,是金融大鱷們的常用手法。
流動性相對充裕、投資渠道相對匱乏是此輪農產品被爆炒的主要原因。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出臺,再加上股市疲軟,使得一部分資金從樓市、股市退出。而金融危機以來,市場投資環(huán)境的惡化使得一些資金從制造業(yè)等實體經濟領域撤離,成為做投機炒作生意的游資。大量資金無處可去,轉向了農產品。
在有關部門采取一系列措施之后,個別農產品價格得到穩(wěn)定,但如何建立長效機制,防止農產品再遭爆炒值得深思。從根本上說,應改變糧食生產中“重主輕雜”、“重糧抑經”的思想觀念,在穩(wěn)定現有主糧種植面積的同時,加大對大蒜、綠豆等小宗農產品以及蔬菜生產的扶持力度,可以考慮將大蒜、綠豆等小品種農產品納入到農產品補貼政策中來,保證其種植面積和產量的穩(wěn)定,避免供求嚴重失衡。
還可以考慮加強對小宗農產品的儲備。目前,我國農產品期貨交易品中有大豆、玉米、小麥等,這些都是國家儲備品種,在遭到資金爆炒時,國家會將儲備投放市場以平抑價格,因此套利空間較小。相反,大蒜、綠豆等非期貨品種沒有這方面儲備,容易成為游資炒作的目標。
此外,要對進出農產品市場的大額資金進行重點跟蹤、監(jiān)管,對惡意收購者進行必要的打擊,防止囤積居奇。但在“堵”的同時也要注意“疏”。農產品炒作背后強大的支撐因素之一是游資太多,資本流動性過剩,因此,解決農產品炒作關鍵是給這些資本找到新出路。有關部門可以通過稅收、融資等渠道引導游資有序進入新興產業(yè)領域,給資金創(chuàng)造更多的出路。
炒綠豆就像炒小盤股
一位熟悉期貨操盤的內部人士指出,實際上,本輪炒作個別農產品的操作非常明顯地具有金融衍生品炒作手法和性質。一般的做法是,小雜糧商販到農戶家收購,銷售到二級市場,然后再賣給消費者?!敖衲暌恍┑胤綔p產,豆農發(fā)現綠豆價格上漲,就開始‘捂盤惜售’,而收購商販的追捧越發(fā)聯合大量資金一起做多。產量少而且產地較為集中的綠豆,就像小盤股,資金稍微一集中,價格就給炒上去了?!边@位人士說。
不僅是綠豆,大蒜、玉米都呈現出成熟的期貨炒家手法。這位人士透露,玉米現貨市場的暴漲就與玉米加工企業(yè)囤貨,并同時在期貨市場做對沖有很大關系。
國家發(fā)改委價格監(jiān)測中心高級經濟師劉滿平透露,今年以來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地的多家大型大宗商品農產品中遠期交易市場均涌入了一定數量的多頭資金,并且堅決做多。國內資本如此,國外資本也盡然。據統(tǒng)計,在全球大宗商品市場上,今年以來金屬市場的資金流出了10%,而農產品市場的資金量增長了15%。
“流動性過剩、投資渠道狹窄,金融理財產品吸引力不足,藝術品投資門檻太高,使得尋求高利潤的游資只能抓住一些突發(fā)事件、極端氣候,對大蒜、綠豆等農產品進行炒作牟利。”劉滿平說。
供求失衡是幕后推手
綠豆、大蒜等農產品的價格暴漲并不完全是游資爆炒的結果。實際上,農產品漲價的背后,既有生產種植方面產量的因素,也有市場供求失衡的因素。
從農產品生產情況看,大蒜、綠豆等農產品產量不大,所需資金不多,而產地又相對集中,地域性強,容易被投機炒作者控制貨源。
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大蒜種植面積達70萬公頃左右,占全球大蒜種植面積的60%以上。主產區(qū)為山東、江蘇、河南三省,種植面積占全國總面積一半以上。山東濟寧市金鄉(xiāng)縣是大蒜生產加工和出口的重要基地,素有“中國大蒜之鄉(xiāng)”、“世界大蒜看中國,中國大蒜看山東,山東大蒜看金鄉(xiāng)”之稱。綠豆的主產區(qū)主要集中于東北地區(qū)和內蒙古,其中,東北地區(qū)年產量占全國總產量60%以上,吉林洮南是“中國綠豆之鄉(xiāng)”,產量占到東北地區(qū)綠豆總產量的70%以上。正是由于大蒜、綠豆等農產品產地集中、產量少,即使按照高位價格,只需要幾億元資金就可完成大量囤積,可以影響甚至左右全國市場價格,形成事實上的壟斷。
此外,綠豆、大蒜等減產,再加上社會輿論推高了大蒜、綠豆等需求量,市場供求失衡。
我國糧食生產近幾年呈現“重大宗主糧、輕小種雜糧”的局面,農民種植綠豆等雜糧減產現象嚴重。2003年,我國綠豆產量為120萬噸,2009年只有70萬噸,產量下降約40%。
2007年和2008年大蒜價格的連續(xù)低迷,極大地打擊了蒜農種蒜的意愿,導致2009年大蒜種植面積比2008年減少30%左右;單位產量減少7%以上。中國證券報記者在金鄉(xiāng)了解到,金鄉(xiāng)今年大蒜總產量為45.93萬噸,比去年總產量減少6.71萬噸,減幅為12.7%以上。
然而,近幾年國內消費需求、出口需求都呈上升之勢,在市場供求失衡的情況下,價格當然上漲。
![]() | 12 | ![]() |
相關專題:游資炒作致農產品價格大漲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頻道推薦
商訊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tǒng)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