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選理論:過渡經濟學
一、候選理論名稱
過渡經濟學
二、主要貢獻人
樊綱、盛洪、胡汝銀
三、推薦人/推薦機構
投票揭曉前保密
四、理論概述
過渡經濟學屬于新制度經濟學中制度變遷理論的一個分支,主要通過交易費用、產權和公共選擇等分析范式,以中國經濟改革的經驗為基礎,對體制轉變的一般過程進行理論分析和理論創(chuàng)新,并對實際改革的方式和政策提出建議和意見。
五、推薦理由
中國自改革開放伊始就確立了實踐與實驗的方法論原則,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缺乏相應的經濟學理論。隨著改革過程的深入和一些問題的出現(xiàn),建立以中國經濟轉型為基礎的經濟理論成為時代的需要。
過渡經濟學就是在上述背景下誕生和發(fā)展起來的。她的原創(chuàng)性和重要性在于:
1、重在研究過渡的形態(tài)和過程是其不同于以往經濟學理論的特點。這一特點既根植于中國傳統(tǒng)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一貫方法,也根植于轉型過程中各種利益和矛盾關系相輔相成的復雜性現(xiàn)實;
2、多種研究方法和工具綜合運用是其另一特點。新古典、交易費用、產權與契約、博弈與非對稱信息、案例式實證等方法都在過渡經濟學發(fā)展過程得到了體現(xiàn);
3、強調理論的現(xiàn)實應用性是其第三個特點。過渡經濟學不僅關注制度變革的經濟績效和演進路徑,而且更為關注改革中的利益矛盾和分配關系等問題。實踐證明,過渡經濟學對于中國的改革實踐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六、文獻與材料目錄
1。樊綱,《論公有制經濟中各種利益目標、利益矛盾和經濟行為》,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88年01期。
2。樊綱,《論改革過程》,載《改革過開放與增長——<中國經濟論壇>1990年學術論文集》,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1990年11月。
3。盛洪,《尋求改革的穩(wěn)定形式》,《經濟研究》,1991年第1期。
4。胡汝銀,《中國改革的政治經濟學》,《經濟發(fā)展研究》,1992年第4期。
5。盛洪,《中國的過渡經濟學》,上海三聯(lián)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
七、主要理論材料部分掃描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頻道推薦
商訊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shù)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shù)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tǒng)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