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鹿奶粉的悲劇會不會重演
張先生懷疑自家嬰兒所吃奶粉有質量問題,欲找相關部門檢測,可這一最基本的要求卻陷入了一個像皮球一樣被人踢來踢去的境地:找工商,工商說找質檢;找質檢,質檢說不接受個人申請;找醫(yī)院,醫(yī)院沒有這個能力……整個路徑和過程,同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爆發(fā)前相關各方的做法如出一轍……
又是奶粉,還是孩子!
“武漢三名一直喝同一品牌奶粉的女嬰,不約而同地都出現了性早熟。”由于湖北工商、質監(jiān)、衛(wèi)生等監(jiān)管部門之間理由很充足地相互踢球,禍首究竟是奶粉,還是別的什么因素所致,至今還是一個謎!
8月5日出版的健康時報以《女嬰早熟誰之禍》為題刊發(fā)的報道,讀后讓人憂慮心焦。對于可疑的“問題食品”,找哪個部門給一個科學的檢測、定論,居然這么難!
按理說,家長懷疑奶粉有問題,找“有關部門”檢測一下理所當然??墒聦嵣?,這一最基本的要求卻“很難”。文中的消費者張先生就陷入了這樣一個像皮球一樣被人踢來踢去的境地:找工商,工商說找質檢;找質檢,質檢說不接受個人申請;找醫(yī)院,醫(yī)院沒有這個能力……整個路徑和過程,同“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爆發(fā)前相關各方的做法如出一轍!
人們對三聚氰胺奶粉事發(fā)前的情形仍然記憶猶新。起初,各地陸續(xù)出現嬰幼兒服用三鹿奶粉后不約而同出現的尿結石癥狀。就在這些個例信息不停地到達“相關部門”后不約相關部門”無一例外都理由充足地相互推逶,致使事態(tài)久拖不決,形勢也隨之愈加惡化,最后在國務院過問下,相關部門條件反射式的監(jiān)管圍剿才如疾風暴雨,最終結果卻令人心驚膽顫:22家的奶粉企業(yè)69批次產品檢出了三聚氰胺,近三十萬名孩子受害,中國奶業(yè)聲譽遭受重創(chuàng)。
如果沒有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出現,家長對嬰幼兒奶粉安全的信任不至于如此脆弱。三鹿奶粉引爆的全行業(yè)信譽危機,已使公眾對監(jiān)管部門處理危機信息的慢慢騰騰深感厭惡,對其食品安全監(jiān)管也頗有怨言。在這樣的背景下,按理說“有關部門”應具備了最基本的警惕,對于這些涉嫌苗頭式的個例及早檢測,及早給出一個說法,這是對消費者、商家、公眾的一個最負責任的交待!
但事與愿違的是,公眾仍然看不到這樣一個基于公共食品安全的責任、果斷與雷厲風行。看到的依舊是與當年三聚氰胺奶粉出現時一樣的口吻與做派:奶粉檢測項目中沒有“激素檢測”這一項目。
判明奶粉是不是女嬰早熟的禍首,只有檢測。而檢測的結果無非就是“是不與“不是女嬰如果不是,廠家一塊石頭落地,也犯不上像文章報道的那樣,又是“登門看望孩子”,又是“給消費者2000元錢”;如果不是,家長就排除了對奶粉的質疑,有助于找出其他原因,積極而有效地進行治療;如果不是,也了卻了公眾的疑惑,挽救了奶粉信譽于即倒;如果不是,媒體也可到此為止,警醒公眾防范嬰兒性早熟,注意食物安全。
如果其是奶粉惹的禍,那就應該面對現實,監(jiān)管部門從體制上查出問題奶粉產生的原由,迅速采取措施,查扣商品,查找其他地區(qū)受害兒童數量并給予治療,對受害家屬進行賠償,防止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再次上演。盡早檢測,其積極作用不是一清二楚的嗎?
為了那些無辜而又可憐的孩子,為了更多還可能性早熟的孩子免遭傷害,也為了生產廠家的信譽、監(jiān)管部門的公信力,期待湖北相關監(jiān)管部門能主動、快速檢測,并及時公布結果,化解質疑。
截止到本期報紙付印時,健康時報仍沒有獲得湖北“相關部門”檢測奶粉的任何信息,三名患兒家長仍處于焦慮之中,更多家長更想知道到底是不是奶粉惹的禍,更多網友則是對“相關部門”慢騰騰的工作方式極度不滿……
專家立場:
奶制品檢查亟需引起重視
中國保健協(xié)會食物營養(yǎng)與安全專業(yè)委員會會長孫樹俠:國內品牌奶粉的食用者近百萬,如果真的是奶粉的問題,誰來保證眾多兒童的健康?文中所述“激素懷疑是用來催奶牛產奶”一說,在現實中是存在的。在家畜家禽養(yǎng)殖業(yè)中,為了追逐利益,食品加工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會有一些不道德行為,其直接后果就是危害人民健康。
早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fā)生之前,中國保健協(xié)會食物營養(yǎng)與安全專業(yè)委員會就連同其他部門向中國奶業(yè)協(xié)會反映,針對某些牛奶中非法添加的抗生素、激素和非蛋白類含氮物質問題進行整頓和檢查,但一直未引起重視,直到“三鹿”東窗事發(fā)。此次事件希望相關部門盡快對所涉奶粉進行檢測,為消費者做出正面回應。
推進奶粉檢測是唯一方法
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教授:盡管從調查所獲取的三例早熟女嬰病例來看,病例太少難有足夠說服力。但是,對于每個女嬰來說,此事關乎她們的健康成長,不容怠慢與忽視。三個女嬰年齡分別是4個月、9個月和15個月,她們的飲食主要是奶粉,其他因素雖然也可能導致性早熱,但從個人感覺來說,奶粉仍是需要首要排查的因素。
所涉及批次的奶粉一定要進行嚴格檢測,而且要盡快。因為如果問題出在奶粉上,全國受害的兒童就不止這三名。檢測最好分兩份,一份由當地專業(yè)藥檢部門進行,另一份由第三方機構進行,以免檢測程序受到其他因素影響。
新發(fā)病例:
截止本期報紙付印時,本報接到讀者來電反映:江西省奉新縣10個月女嬰、山東省臨沂市8個月女嬰出現早熟癥狀,另有廣東湛江3個月男嬰雌激素檢測超標,他們均自出生就喝所涉品牌奶粉。
讀者反饋:
本文刊發(fā)當天即被MSN中文網健康頻道推薦至首頁,并連續(xù)有近百名網友不斷刷新跟帖。本報編輯部接到眾多讀者致電問詢,紛紛對此事沒有明確結果表達極度憤慨,強烈希望有關部門盡快介入調查并公布相關結果。
媒體跟進:
本文刊發(fā)當天,人民網、搜狐網等多家知名媒體即進行轉載,MSN網站推出了“4個月女嬰乳房發(fā)育疑是奶粉所致”的調查。截至8月5日早9:30,共有1813人參加了調查。其中,67.27%的參與者認為嬰兒除母乳外僅食用奶粉,商家值得懷疑;29.32%參與者持質疑態(tài)度,希望得到真相;0.91%參與者認為奶粉沒有問題。
官方回應:
7月26日,湖北省長江商報社發(fā)出緊急公函至今,武漢市疾控中心已經對文中三名早熟女嬰家庭進行了走訪,但對于高度懷疑的某品牌奶粉的檢測仍沒有任何進展。
商家反應:
記者致電文中所涉奶粉廠家,負責營養(yǎng)與兒童發(fā)育咨詢的人員堅稱,其所產奶粉不含任何性激素,其各個系列奶粉都是經過嚴格檢測的。對于“三名女嬰喝的都是該品牌同系列同批次奶粉,沒有其他食物來源”的質疑,該人員認為導致性早熟的原因多樣,大部分臨床上的早熟兒童病因不明。
對此事件,健康時報將繼續(xù)關注,如果孩子涉嫌奶粉早熟,請撥打電話:13810105663。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閱讀人民日報主辦的健康時報,提供新聞線索、參與短信評報:手機用戶發(fā)送:8599+想說的話到106695883(信息費每條1元,不含通信費)?!?/strong>
相關專題:鳳凰網將持續(xù)關注嬰童奶粉安全事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頻道推薦
商訊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tǒng)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