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這20年:改革領頭羊亟待二次創(chuàng)業(yè)
被改變的一代人
“我們這一代的知青,我們這一代人,沒有小平同志,就沒有書讀。所以,我們在學校里,發(fā)奮讀書,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讀書。
1月11日下午,廣州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后舉行的廣州市新市長記者招待會上,新當選的廣州市長陳建華深情回憶當年鄧小平南方談話的情景,數度哽咽。20年前,陳建華是時任廣東省委書記謝非的秘書,手持錄音設備、掛著相機,負責全程錄音、記錄和整理,是鄧小平南方之行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
“在南方談話中,他對國際、國內共產主義運動,對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的戰(zhàn)略思考做出了許多著名的論斷,那種革命的理想主義跟革命的現實主義完美結合,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給我們以啟迪和教育?!标惤ㄈA說,這種結合的精神對國家的影響會超越時空。
與陳建華一樣,很多人都因小平的南方之行改變了,“小平同志是2月21日結束南方之行的,我是2月24日到的廣東?!睆V州市人大代表、首批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公司硅寶科技(300019.SZ)董事長王躍林告訴《第一財經日報》,1992年初,他離開供職的化工部成都有機硅研究中心(又稱“晨工院”)董到做玻璃膠生產的廣東南海嘉美精細化工公司工作。
“我老師被聘請做該公司技術負責人,但他年紀大了,所以要找個年輕人,我當時對這個企業(yè)情況一點都不了解?!蓖踯S林回憶,當時來廣東基本屬于誤打誤撞,公司總部在廣州某大廈,他就在大廈的陽臺上住了三個月,“廠房什么都沒有,我們當時買了玻璃瓶子在老板的別墅里做實驗。我的創(chuàng)業(yè)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王躍林說,小平同志的南方之行給廣東帶來很大的觀念沖擊,使得廣東更加敢闖敢干,那個時候無論是思想觀念,還是改革的力度,都領先全國,“當時我在南海,南海就特別重視發(fā)展科技企業(yè)”
與王躍林類似,網易CEO丁磊的命運也跟南方談話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實事求是地講,如果沒有南方談話,我當時可能就出國留學去了?!?995年來到廣州的丁磊在近日召開的廣東省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南方談話以后,廣州當年的前瞻性和優(yōu)勢是很明顯的,“包括獲得信息的渠道,當時廣州就可以看到香港的四個臺,內地哪有啊”
受吸引的不光是創(chuàng)業(yè)者,當時大量的外來工人涌入廣東找工作,形成的“民工潮”對當時的廣東帶來不小的壓力。記者查閱當時的報紙發(fā)現,為了應對“民工潮”對廣東省勞動局還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包括“控制春節(jié)放假回鄉(xiāng)民工的人數,減少春節(jié)后進入廣東的民工數量”,同時,“企業(yè)要教育返鄉(xiāng)民工回來上班時不得帶新民工入粵,對帶新民工入粵的要給予終止合同的處罰”等。
本土企業(yè)家、廣東海印集團董事長邵建明的經歷也跟小平南方之行緊密相關,“當時還有左和右的爭論,搞得我們心驚膽戰(zhàn)的”。在廣東省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上,邵建明接受本報采訪時說,正是小平南方談話之后,進一步推動了改革開放,沒有再走回頭路。這對企業(yè)發(fā)展而言十分關鍵。
廣東經濟突飛猛進
廣州市政協(xié)原主席、鄧小平南方之行的親歷者陳開枝回憶,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社會上出現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爭論,認為廣東的做法就是姓“資”不是姓“社會上1992年,小平發(fā)表南方談話,為市場經濟正名。
得到“正名”后,經濟總量位列全國第一的廣東繼續(xù)解放思想,大膽探索。1992年4月1日,廣東全省糧食收購實行指導性計劃和指導價,在全國率先放開糧食價格,廣東成為全國第一個取消糧票的省份。當年廣東涌起“開發(fā)區(qū)熱”,迅速成為各地學習的典范。
1992年6月10日,廣東省政府批轉《廣東省社會養(yǎng)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這使得廣東的社保改革制度化。6月底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里水鎮(zhèn)麻奢鄉(xiāng)通過村民一人一票直接選舉的形式,選出了該鄉(xiāng)(村)新一屆的領導班子,開全國直選鄉(xiāng)(村)官先河。
1993年2月8日,深圳產權交易所掛牌成立,成為中國內地第一家跨地區(qū)產權交易機構。1995年11月22日,廣東省人民政府批轉《關于加快我省小企業(yè)改革的意見》,《意見》提出了以合并、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賃經營、出售轉讓、嫁接改造、易地改造、抵押承包、破產拍賣等多種改革形式,加快小企業(yè)改革步伐。全省國有小企業(yè)據此在隨后幾年內基本完成了改制。
1996年,全國首家報業(yè)集團“廣州日報報業(yè)集團”成立,揭開了報業(yè)經營集團化的新的一頁。2004年起,廣東戶籍改革再掀新篇章,從這年起,廣東陸續(xù)取消“農轉非”計劃指標,條件成熟的地區(qū)取消農業(yè)戶口。也是在這一年,深圳成為全國首個“無農村,無農民”的城市。
……
在改革步伐加快的同時,廣東經濟得到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南方談話當年,廣東經濟增幅高達22.1%,高于全國7.9個百分點。1993年廣東GDP增長高達23%,不僅創(chuàng)下了改革開放以來的最快增速,而且高出全國9個百分點。
盡管其后的亞洲金融危機之后幾年里,廣東一度放慢了高增長勢頭,但隨著2001年中國入世成功,外貿第一大省廣東繼續(xù)高增長步伐,并將這種勢頭延續(xù)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之前。
廣東的根與魂
但近年來,相比內陸地區(qū)改革開放力度的加快,廣東原有的開放優(yōu)勢逐步消失。在經濟發(fā)展上面臨著江蘇和山東緊追的同時,廣東在思想解放、改革創(chuàng)新方面的引領作用也有逐步弱化的趨勢。
去年6月,廣東省委黨校省情研究中心主任蔡兵教授在《南方日報》撰文指出,在改革進入深水區(qū)后,特別是在改革需要在各種利益中尋找新的平衡點,需要在改革難點領域進行大膽探索方面,廣東近年來在全國的改革引領作用正在弱化。
“在土地流轉、公車改革等方面,很多省份的步子都邁得比我們大。比如公車改革,很多省的步伐很大,而我們省卻比較小。”蔡兵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現在拿廣東和外省比較,“已經沒有什么東西可以讓我們感覺我們走到了前面、我們值得他們學習的了。
對此,王躍林深表認同。他說,現在內陸很多地區(qū)的政策扶持、改革創(chuàng)新的力度都比廣東來得大。廣東改革的弱化應該是最近五年來的事情,“廣東要想繼續(xù)處于領先位置,必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重新認識解放思想的意義?!蓖踯S林說。
多位接受本報采訪的專家指出,廣東改革動力減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廣東當“大哥”已經多年,沒有了早期的緊迫感。過去廣東在全國的地位較弱,跟港澳的差距也很大,所以有很大的改革動力,“現在金字招牌戴慣了,遇到了一些問題,大家就求穩(wěn)了,闖勁就少。雖然感覺到很多地方不滿意,但是日子也能過,要改變這些不滿意的地方,可能就要冒很多風險,觸動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辈瘫f。
“以前都窮壞了,不搞改革沒有出路,現在如果去搞改革,對很多人來說就會丟飯碗?!蓖踯S林說,現在廣東很多人都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同時也是既得利益者,“而中國的市場經濟體制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還有很多方面需要突破和完善,還需要很強的改革精神。但他們很多人收入都很高,都怕犯錯誤會丟掉自己的飯碗,所以改革動力不足。
在2011年11月召開的廣東全省深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指出,改革是廣東的根、廣東的魂。改革是發(fā)展的強大動力,是促進發(fā)展成本最低、動力最足、效果最持久的方式。面對新的形勢和要求,當前的一個要害問題是生活富裕起來后,一些同志喪失了當年那種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勇氣和魄力,改革的意識在淡化。有些同志片面地認為,只要把發(fā)展搞上去了,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搞改革只是“錦上添花的事”甚至是“添麻煩的事”
他說,有什么樣的體制機制決定了有什么樣的發(fā)展模式,如果不在提升體制機制“軟實力”上狠下工夫,發(fā)展模硬實力”的提升將難以持久,未來發(fā)展的路就走不好,更走不遠。廣東靠改革開放起家,要實現新的更大發(fā)展,必須堅定不移依靠改革開放,絕不能躺在過去改革的功勞簿上停頓不前。
在本月初的廣東省委全會上,汪洋指出,30年前搞改革,主要是擺脫意識形態(tài)的束縛,現在搞改革則要打破既得利益格局的制約。如果只是根據這個利益格局決定改革的取向,那么改革就不可能進行下去。
相關專題:改革快跑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頻道推薦
商訊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tǒng)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