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為:鄧小平如何思考“中國模式”(2)
鄧小平在另外一個場合曾這樣解釋:在中國,沒有這四條原則,就會形成親西方的自由化思潮,而“自由化思潮一發(fā)展,我們的事業(yè)就會被沖垮”。他說:堅持四項原則只是為了“一個目標,就是要有一個安定的政治環(huán)境,沒有一個安定的政治環(huán)境,那就一切都談不上。治理國家,這是一個大道理,要管許多小道理。那些小道理或許有道理,但是沒有這個大道理就不行”。鄧小平是強勢立論,在涉及國家前途和命運的重大問題上,他認定的理,寸步不讓。
在我的記憶中,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鄧小平的這種觀點在中國的民間,特別是知識界都不是主流。經歷過數(shù)十年無休止的政治運動,特別是知文革”帶來的精神創(chuàng)傷,廣大知識界盼望大規(guī)模的政治改革。80年代末,戈爾巴喬夫高舉“新思維”和政治改革壓倒一切的大旗,一時在中國引來不少羨慕和贊揚。當時中國許多人和整個西方都看好戈爾巴喬夫,不看好鄧小平。
但歷史的發(fā)展往往就是這樣吊詭:戈爾巴喬夫的激進政治改革沒有產生他所預想的結果,而是導致了國家迅速解體和經濟全面崩潰,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人民多年的儲蓄隨著發(fā)瘋似的通貨膨脹化為烏有,人均壽命降到了60歲以下。盡管戈爾巴喬夫本人至今仍在西方受到推崇,但他在自己人民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1996年他曾參選俄羅斯總統(tǒng)競選,得票率竟不到百分之一。
至于鄧小平防右的思想,看似老生常談,而實際上卻包含了容易被人忽視的彈性空間。就在會見穆加貝之前的一個星期,也就是1985年8月21日上午10點,鄧小平會見了坦桑尼亞總統(tǒng)尼雷爾。鄧當時對尼雷爾說了這么一段話:“我們總的原則是四個堅持。問題是怎么堅持。是堅持那種不能擺脫貧困落后狀態(tài)的政策?還是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選擇好的政策,使社會生產力得到比較快的發(fā)展?”實際上卻鄧在許多不同的場合談過這個問題。鄧講堅持黨的領導,但也提出要大力改善黨的領導。他講堅持馬列和毛澤東思想,但反復強調馬列和毛澤東思想的本質就是實事求是,就是根據(jù)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研究和解決問題。至于社會主義,鄧小平則賦予這個概念以全新的內容??梢哉f鄧小平用共產黨的傳統(tǒng)話語,為中國政治今后的發(fā)展和變化預留出了巨大的創(chuàng)新空間。我想只要認同中國需要的是體制內的改革而不是革命的人,遲早都會理解鄧小平在這個問題上的堅持。
鄧小平這次談話中有一段話給我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盡管鄧小平對穆加貝反復解釋了中國將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執(zhí)著的穆加貝還是不放心,他對鄧小平又說了這樣一句話,如果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將會給世界進步力量帶來巨大損失。此時,我察覺到鄧公的面部表情中有那么一絲不耐煩,這也是我多次給鄧小平翻譯中看到他的唯一一次不耐煩。鄧把自己的煙蒂在煙缸里掐滅,習慣性地用食指點著前方,用濃濃的四川口音說了這么一句話:“我們還有強大的國家機器。”他說得很響,很清楚。然后又說:“一旦發(fā)生偏離這個、這個社會主義方向的情況,我們的這個國家機器就會出面干預,把它糾正過來?!编嚱又f:“開放政策是有風險的,會帶來一些資本主義腐朽的東西。但是,我們的這個政策、社會主義的政策、我們的國家機器是有力量的,是能夠去克服這些東西的。所以呀,事情并不那么可怕?!编囈赃@樣的口氣,這樣的措辭,談這么一個敏感的問題,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縱觀人類歷史,沒有一個大政治家是回避暴力的。鄧小平不宣揚暴力,但他的切身經歷使他可能比任何人都了解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過的混亂和動蕩。我后來做過一個粗粗的統(tǒng)計:從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到1979年改革開放的140年間,中國持續(xù)的太平年景最長沒有超過八九年,中國現(xiàn)代化的進程總是一次一次被打亂。農民起義、外敵入侵、軍閥割據(jù)、內戰(zhàn)連綿、政治運動,結果國無寧日,經濟停滯,百姓遭殃。最后,正是鄧小平這位中國最高領導人下了決心,把追求中國的政治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放在最優(yōu)先的地位,終于使國家走上迅速崛起、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快車道。
我后來替鄧小平做翻譯,幾乎每次他都談到“中國不能亂”這個主題。不管如何評論這些年中國政治的風風雨雨,不管中國的體制仍存有多少不如人意的地方,不管中國今后變革還會經歷多少迂回曲折,鄧小平做中國不能亂”的觀點似乎已成為今天中國多數(shù)人的共識,這是彌足珍貴的。鄧小平1992年南巡講話時曾很有感觸地說過,歷史給予中國發(fā)展的機會不多,國家垮起來“可是一夜之間啊,垮起來容易,建設就很難”,“亂了十幾年都恢復不過來”。這是鄧小平的肺腑之言,也是我們今天紀念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20周年時特別需要銘記的。
過去的20多年里,就我自己走訪過的國家中,由和平轉入動蕩乃至戰(zhàn)亂的國家就有數(shù)十個,原因各異,但經濟停滯不前和民生凋敝往往是主因,而西方勢力的策劃和煽動也是一些國家解體的重要原因:超級大國蘇聯(lián)瞬間四分五裂,黎巴嫩重陷戰(zhàn)火,科特迪瓦沖突加劇,巴勒斯坦內部火并,索馬里變成海盜國家,剛果(金)爆發(fā)了非洲的“世界大戰(zhàn)”,一個和平繁榮的南斯拉夫分崩離析,一分為七。塞爾維亞駐日內瓦聯(lián)合國機構大使沃克維奇先生曾是我的學生,并為我寫過一篇比較鐵托和鄧小平的論文,他是這樣結尾的:“鐵托死后,他的南斯拉夫很快就煙消云散了,而鄧小平死后,他的國家成為世界上最繁榮的國家之一?!边@也許是對鄧小平及其治國理念最恰如其分的評價。
與羅林斯談“實事求是”和“中國模式”
在鄧小平會見穆加貝之后不到1個月,我第二次有機會為鄧小平做口譯。那是1985年9月18日。鄧小平會見加納國家元首羅林斯先生。那是很特殊的一天,因為中國共產黨召開了代表大會。在兩屆黨代會(十二大和十三大)之間召開黨的代表大會,在中共的歷史上并不多見,可見會議要解決一些緊迫的問題。鄧小平作了開幕式的講話,提到過去的7年是“建國以來最好的,關鍵性的時期之一。我們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撥亂反正,二是全面改革”
這個會議還有兩大看點:一是領導班子較大幅度的新老交替。鄧小平一直期待的廢除干部終身制度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剡^頭來看,這項政治體制改革的意義怎么評價都不會過高。今天不少國家體制崩潰的主要原因都是領導人終身制導致了無能政府永久化和百姓的怨聲載道。從這次黨代會開始,中國政治有序接班的進程逐步形成,這無疑是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一項關鍵舉措。
第二個看點是會議提出了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第七個五年計劃與過去的六個五年計劃相比使用了不同的名稱。過去的名稱只是“國民經濟五年計劃”,而現(xiàn)在成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七個五年計劃”,多了“社會發(fā)展第幾個字。說明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五年計劃的內容已經不限于經濟,還必須考慮社會的變化與發(fā)展,這個趨勢延續(xù)至今。
鄧小平那天是參加完黨代會開幕式直接走到福建廳等候加納客人的到來。鄧小平在福建廳稍事休息,大概只有七八分鐘的光景。外交部部長助理周覺剛要給鄧小平匯報,鄧小平則說:“外交部送來的材料,我已經看了?!比缓髥柫巳齻€簡短的問題:“加納政局穩(wěn)不穩(wěn)?”“老百姓的生活這些年有沒有改善?”“加納和西方的關系處理得怎么樣?”周覺一一簡要地作了答復。回想起來,鄧的三個問題表明了他對非洲問題的熟悉。非洲發(fā)展的最大困境主要是政局不穩(wěn),老百姓生活水平每況愈下的國家居多,與西方的關系總是處于兩種極端,要么是全盤模仿西方,要么是全盤拒絕西方。從更廣闊的角度來看,包括中國在內的整個非西方世界實際上也都面臨這三個問題。鄧小平治國的特點是善于在關鍵的時候抓住關鍵的問題,把這些關鍵問題處理好了,國家就走上了正軌。鄧小平指導下的中國崛起的特點就是在確保政局穩(wěn)定的前提下,全力改善民生,提高綜合國力,借鑒西方一切有益的經驗,但趨利避害,決不失去自我,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力求逐步超越西方。
大概還沉浸在黨代表大會的氣氛中,鄧小平會見羅林斯一開始說:“我們黨的代表大會剛剛開幕,我剛從會場過來。這次會議對我們來說很重要,它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總結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7年的經驗。”羅林斯對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績表示祝賀,他說:“中國正在出現(xiàn)迅速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是人民所歡迎的?!编囆∑秸f:“這些成績還是初步的,但我已經可以這樣說,我們制定的新的方針和進行的各項改革已經取得了成效。這7年中國發(fā)展得比較好,也比較快。這也證明我們提出的自1980年至本世紀末的20年發(fā)展目標是可以實現(xiàn)的,甚至能夠超過。
那段時間鄧小平的心情特別好,他最關心的幾樁大事都處理得比較順利:農村改革非常成功,特區(qū)建設有新的突破,城市改革起步不差,新老干部交替平穩(wěn)進行。鄧小平告訴羅林斯:“我們正在探索一條適合中國實際情況的發(fā)展道路??磥砦覀兊穆纷幼邔α??!编囆∑街v這番話時,我感覺他好像松了一口氣,這很像一個老師給自己指導的實驗打分:結果不錯。
羅主動談到了加納人缺乏理性,所以近20年來,加納經歷了許多困難,但加納也從過去的錯誤中學到了不少東西。鄧小平接過了他的話題說:“一個國家經歷一些波折,這當然不是好事。但是波折可以成為教員,使領導人受到教育,也使人民受到教育。”鄧小平這番話的順序很有意思,先是講“使領導人受到了教育”,然后再說,“也使人民受到了教育”。中華民族是一個善于學習的民族。中國之所以能堅持自己獨特的發(fā)展模式,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中國政治精英和百姓都親身經歷了過去數(shù)十年的風風雨雨,悟出了許多有益的道理。鄧小平告訴羅林斯:“現(xiàn)在,中國人民上下一心搞建設,也是因為有了10年“文化大革命”的反面教育。人民有個比較,那10年是什么情況,這7年又是什么情況,人民一看就清楚了?!焙髞砦易⒁獾竭@是鄧小平治國的一個基本思路,就是通過改革開放讓人民獲得實惠,然后讓人民自己來比較,人民不會愿意回到激進思潮泛濫的動蕩年代。
相關專題:改革快跑
相關報道: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頻道推薦
商訊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shù)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shù)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tǒng)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