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慶后:小時候窮怕了 所以總是有一種危機感
娃哈哈董事長 宗慶后
再見宗慶后,他依然衣著樸素,灰暗的拉鏈夾克衫看起來和普通人并無兩樣,絲毫看不出半點首富的派頭。他很少穿奢侈品,他認為那樣沒有必要。盡管如此,他還是要把大量的歐洲名品賣給眾多的中國消費者。
2012年11月,他開始帶領著他的飲料帝國實施戰(zhàn)略轉型,進軍零售業(yè)務,在杭州開設了精品商城——娃歐商場。他計劃在未來5年的時間里開設 100家商場,銷售意大利Gregory、西班牙Groc等在中國知名度較低的歐洲品牌,為中國的消費者提供“買得起的奢侈品”
被迫的多元化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宗慶后過得并不輕松。這個飲料大王,開始帶領公司嘗試多元化。
在外界看來,飲料大王經營奢侈品商場似乎有些不可思議。這是一個無奈的選擇。2012年,娃哈哈集團全年實現營業(yè)收入636.31 億元,同比負增長6.23%;實現凈利潤80.58億元,同比增長16.93%。而在2008年,娃哈哈實現營業(yè)收入328億元,同比增長27.2%,利 潤50億元,比上年增長了50.36%,從2009年到2011年,營收每年都增長20%以上,2012年卻變?yōu)樨撛鲩L。
“作為飲料業(yè)的龍頭企業(yè),每年20%的增長都達不到,說明市場容量沒有那么大了,而眾多的飲料企業(yè)在有限的市場容量里就要展開惡性競爭了,‘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如果開始惡性競爭,那么整個行業(yè)就會出問題。家電行業(y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弊趹c后說。
他只有另辟蹊徑。面對增長乏力的飲料市場,他有兩條路可以走:多元化或者國際化。
經過調查研究,宗慶后最終選擇了多元化。他認為,中國企業(yè)的國際化做得并不好,走出去的企業(yè)大部分都在虧本。在國外,中國企業(yè)走出去被認為是掠奪性的投資,有些企業(yè)的做法已經損害了中國企業(yè)的信譽,所以,中國企業(yè)走出去后,并不受歡迎。
目前,娃哈哈的國際化僅限于貼牌加工,其旗下的奶粉產品是由一家擁有130多年歷史的荷蘭皇家乳品公司代工。當時,歐洲的牛奶過剩,曾一度出現 過奶農為抗議奶價過低導致的倒奶事件,荷蘭的奶源賣不掉,而中國正好缺少好的奶源,他們一拍即合。這家荷蘭的工廠給娃哈哈加工奶粉,并不需要娃哈哈投資, 這降低了很多經營風險。更重要的是,宗慶后懂得如何管理這樣的海外合作模式。
“重要的是制定好標準?!鄙a出來的奶粉符合質量標準,娃哈哈才會銷售,并貼有娃哈哈自己的品牌。這種合作方式,既解決了荷蘭工廠的市場問題, 也解決了娃哈哈的奶源問題。這正是宗慶后的精明之處。而對于娃哈哈的多元化,宗慶后更多考慮的是娃哈哈是否需要多元化、有沒有能力多元化、有沒有機會多元 化。他認為,要這三者都具備,企業(yè)才可以搞多元化。綜合上述考量,宗慶后認為,娃哈哈有足夠的資金和能力搞多元化。娃哈哈沒有銀行貸款,還有大量的存款, 資金實力比較雄厚,而且很多大專院校、國外的企業(yè)、國外的研究機構愿意與娃哈哈合作,人才也沒有問題,剩下的就是看機會了。宗慶后選擇了娃哈哈增長乏力的 時機。
對于選擇零售行業(yè),宗慶后的解釋是,國外的零售業(yè)進入中國以后,帶來了很多的不好的競爭方式:不付錢,一拖就是半年;亂收費,給制造業(yè)帶來了諸 多的威脅,家用電器行業(yè)就是被零售業(yè)搞壞的,兩大零售商拼命壓價,低價競爭,導致家電企業(yè)沒有利潤可賺,企業(yè)沒有資金投入研發(fā)。
“娃哈哈做零售業(yè)要扭轉這種運營模式?!弊趹c后解釋說,我希望給工廠開直營店,縮短銷售通道,減少銷售費用。
然而,這種零售模式,在中國也并不新鮮,在一些一線城市,已經有多家奧特萊斯,娃歐商場又會以什么取勝呢?
宗慶后介紹,杭州的生活水平比較高,商業(yè)比較發(fā)達,杭州人也喜歡買歐洲的精品,目前歐洲的精品分散在各個地方,如果集中賣歐洲精品的話,能夠門類齊全,消費者到這里選擇的余地比較大。
然而,門前冷清的娃歐商場,能否挑戰(zhàn)當下大熱的電子商務?對此,宗慶后充滿信心,畢竟娃哈哈的產品也是通過實體店的銷售逐漸建立起自己的品牌。
對于娃哈哈的多元化,宗慶后采取的策略很謹慎,他計劃先在杭州試點,如果成功了,再復制到其他城市,他稱這種策略為“小步快跑”,最終要形成規(guī)模,否則沒有競爭力。
高利潤的真相
娃哈哈的競爭力源自于高利潤。2011年,在全國飲料20強企業(yè)中,娃哈哈的產量占總產量的25.6%,收入占43.4%,利潤占比卻高達53.8%。
從他的產業(yè)布局看,一切都是圍繞著高利潤進行的。
最初,娃哈哈進入電機行業(yè),是因為他的飲料生產線需要維修和保養(yǎng)。那時候,如果生產線制造廠關掉他們的生產線,娃哈哈自己都開動不了機器。每年還要請生產廠家給大修,花費一億多元,每年賺的利潤全部給了他們,因此,宗慶后決定培養(yǎng)自己的維修和研發(fā)隊伍。
后來,娃哈哈再購買生產線時,宗慶后就和對方談條件,要求對方提供培訓,從裝機開始,否則就不買他們的設備。“我們的訂單量比較大,想做我的生意就必須按照我的要求做。
在拆裝機的過程中,技術人員搞清楚了機械原理。后來,宗慶后開始不斷引進相關人才,還成立了自己的機電研究所。現在,安裝調試、大修、機器配件的生產,都由娃哈哈旗下的兩家電機廠自己做,并研發(fā)出了節(jié)能電機、關鍵零部件。
“我現在要進入的是國內沒有辦法生產的零部件和設備領域,這些產品在國內的市場比較大,發(fā)展這個產業(yè)也比較容易?!蹦壳?,娃哈哈可以自己設計程序、設計設備、制造設備了。
盡管宗慶后沒有算過賬,多年來兩家電機廠為公司省了多少錢,但按照內部價格來計算,兩個機電廠的利潤已經高達七、八千萬元,相當于原來公司一年 進口配件價格的三分之一。宗慶后計劃,未來可以自己生產關鍵設備。在他看來,全球經濟危機和歐債危機,為他自主研發(fā)機械設備提供了機遇?,F在,國外的很多 研究機構因缺少經費主動找他們合作。
宗慶后的精明遠不止于此。他每年都會用三分之二的時間跑市場,從經銷商、消費者那里獲得市場信息。他認為,這才是最好的調研,因為這樣最貼近消 費者。娃哈哈的大部分產品都是由宗慶后提出想法后,再由研發(fā)部門去開發(fā)。從最初的兒童營養(yǎng)液,到現在娃哈哈擁有的近100個品種的產品線。
不過,宗慶后也有失誤的時候,例如娃哈哈推出的酸梅飲、關帝白酒、清涼露、平安感冒液、啤兒茶爽、大廚藝營養(yǎng)濕面等,但是他很快都能糾正錯誤,造成的損失并不大,這源自于他的“小步快跑”策略,剛推出新產品時很謹慎,出現錯誤也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
為了保持高利潤,他不斷推出新產品?!帮嬃系耐|化競爭就是低價競爭、惡性競爭了,我生產的東西你沒有,我就不用跟你惡性競爭,我開發(fā)的東西比你更好我就占優(yōu)勢了。
宗慶后說,他小時候窮怕了,所以總是有一種危機感,于是,他提出了“一種二、四、八”的產品研發(fā)模式,當第一個產品還在旺銷時,就開始準備后面兩個新產品,滾動開發(fā),形成不同陣容的產品群,即高利潤和低利潤的產品同時在做。
“我們的產品生命線比較長,利潤低的也會繼續(xù)做,因為產品到了高峰后肯定利潤會下滑,這是產品的生命規(guī)律,也是為什么我會不斷地開發(fā)新產品的原因。
在采訪中,宗慶后總是在不斷地算他的成本賬:從原材料到機械制造、人工成本,不論怎么算,娃哈哈都是成本最低、利潤最高。“我們的一條生產線,只有幾個工人就夠了,效率提高了,利潤自然就高,一條生產線一分鐘可以生產600瓶飲料,就像印鈔機一樣。
不管是零售商城,還是飲料制造,宗慶后一直強調規(guī)模效應。他舉例說,他做十億元的廣告,如果銷售額是一百億,那么只用了10%的資金,如果銷售額是兩百億元,那么只用了5%的資金,如果銷售額是三百億元,那么只用了3.3%的資金。
為未來鋪路
從1987年至今,宗慶后用了25年的時間,建立起了他的飲料帝國。多年來,他總是親力親為,決策時自己拍板,公司里不設副總。
“我不設副總也是中國特色,當時的國有企業(yè),書記廠長是一幫,上面的局長書記又是一幫,各有各的勢力和幫派,扯皮起來企業(yè)哪能搞得好?我沒有威信的時候,副總跟我地位平等,決策的時候就會發(fā)生很多爭論,影響決策的效率。
然而,已近高齡的宗慶后,跑市場、接觸一線的時間越來越少了,越來越多的工作開始靠團隊去完成。他開始有意放權,刻意培養(yǎng)娃哈哈的團隊。
一直注重效率的宗慶后清楚,現在的效率沒有以前高了,但是他必須這么做,企業(yè)也需要這個過程,團隊不去做,不碰壁,就永遠不會進步。
在制度上,宗慶后開始分級授權,分成總經理、部長、車間主任,相對應的是什么崗位授予什么樣的權力、負什么責任、享受什么樣的利益,責權利相結合,工作壓力大、技能要求高的,報酬也要高。
娃哈哈集團每年都會有資質認證考試,分成一二三四級專業(yè)、副主管工程師、主管工程師、有的級別還分了很多檔次,如果沒有犯錯誤就可以正常升級,如果每年職責認證考試有超水平的可以跨級。在這樣的制度下,員工們機會平等,也可以促進進步。
在制度之外,宗慶后要在企業(yè)內部建立一種企業(yè)文化——家文化,讓員工有主人翁的感覺,有榮譽感。
他強調,員工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很重要,中國的企業(yè)要以人為本,要讓員工心里服你,自覺自愿地認真工作。
宗慶后說,企業(yè)要關愛員工,要讓激勵機制和競爭機制相結合,使員工們的收入不斷提高。競爭機制就是每年要考評,好的上,不好的就下。
宗慶后強調,考評的標準由各部門自己制定,按照標準考核就行了?!叭f多人分布那么多地方,我自己怎么考評?”
宗慶后還給員工制定了持股制度,讓員工們成為企業(yè)的真正主人。在娃哈哈的3萬名正式員工中,大約有1.7萬人持有公司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0%左右。他們每年可以拿到分紅,一塊錢一股,分紅大約能分到七八毛錢。
這種全員持股的股權結構,是宗慶后自己設計的。在宗慶后看來,持股分紅是一種很好的激勵機制?!皼]有員工持股,獎勵再多,時間長了人也容易麻木。
盡管有員工持股計劃,但是,宗慶后依然排斥公司上市,因為公司并不缺資金,他的產品銷售都是先收款再發(fā)貨,這不僅為公司降低了風險,還為他制定的各種制度和激勵機制提供了資金保障。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頻道推薦
商訊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tǒng)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