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荒”還是“心慌” 銀行業(yè)“錢荒”三問
新華網(wǎng)北京6月28日電(記者蘇雪燕)經歷了連續(xù)4個交易日的下降后,27日,隔夜上海銀行間同業(yè)拆借利率(Shibor)小幅漲至5.561%,整體穩(wěn)定在5%至6%的區(qū)間。以隔夜利率狂升至13%以上為頂點的銀行“錢荒”風波,正慢慢過去。
“錢荒”逐步過去,反思還在繼續(xù)。銀行為何在央行“救市”預期落空后感到“心慌”?實體經濟到底是“錢多”還是“錢少”?如何防范下一場“錢荒”再來?
銀行暴露流動性管理弱點
對此次銀行“錢荒”風波,有許多客觀因素可以解釋:銀行年中需要拉存款“沖時點”、上繳準備金和稅金、外管局規(guī)定將外幣納入存貸比考核、市場恐慌情緒的蔓延……
最重要的是,這場風波暴露了銀行的流動性管理的重要弱點。銀行拉來短期化的存款,發(fā)行大量的一個月、三個月的短期化的理財產品吸納資金,或依賴同業(yè)拆入資金,用以發(fā)放相對較長期限的貸款,意即資金的“期限錯配”。這些短期的資金隨時要兌付,往往會出現(xiàn)短期資金來源不能滿足長期資金運用的需要,出現(xiàn)敞口,就需要到市場借入資金。一旦市場無資金或無途徑可借,就要出現(xiàn)流動性危機。
“過去,銀行習慣依賴于央行注資的幫助,認為資金面一緊張,央行就會‘放水’。而這次,央行沒有這么做,這個預期,落空了?!钡虑谥袊?a target="_blank">金融服務業(yè)主管合伙人王鵬程說。
工行董事長姜建清對此評價說“我看這次不是‘錢荒’是‘心慌’。”業(yè)內人士指出,“心慌”就是指,市場對央行沒有如預期“救市”而感到“心慌”。
風波逐漸在過去。但是,近兩周,銀行仍在發(fā)行各類短期、超高收益的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高達7%以上。銀行還在繼續(xù)著這些短期化行為,是不是沒有從中“學到一課”?
對此,光大銀行戰(zhàn)略發(fā)展部總經理夏令武解釋說,商業(yè)銀行流動性緊張狀態(tài)已經緩解,但鑒于過去的資金擺布已成定局,汲取前期教訓,銀行短期內還是需要通過發(fā)行短期高收益理財產品等措施來吸納資金,保持握有充裕頭寸。
“這次央行沒有大量注入資金,對銀行來說是個重要信號,未來銀行會逐步調整資產負債結構、進一步加強流動性管理?!毕牧钗湔f。
利率“剪刀差”導致資金錯配
一方面是銀行鬧“錢荒”,另一方面,我國貨幣供應量卻十分充沛——截至5月末,我國廣義貨幣供應量(M2)達到104.21萬億元。錢到底是多了還是少了?銀行的這些錢,究竟到哪里去了?
“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反映的是我國金融結構二元化的事實?!?a href="http://www.dali56.com/app/hq/stock/sh601988/" target="_blank" title="中國銀行 601988">中國銀行宏觀經濟研究主管溫彬分析說,長期以來,中國的金融體系有兩種類型的客戶:一種是銀行系統(tǒng)的客戶,他們支付的成本按照銀行貸款利率計算,受到央行管制;另一種是銀行體系以外的客戶,他們通過信托、證券、小貸公司等渠道獲得資金支持,支付的成本大大高于銀行利率。
這就是所謂的“官方一個價、民間一個價?!崩实摹半p軌制”客觀上推動銀行通過非信貸渠道把資金配置到高收益項目中去。
王鵬程指出,流動性管理和銀行的逐利性是有矛盾的。流動性穩(wěn)定,要求銀行將資金配置到更穩(wěn)健、更安全的資產中去,但這些資產執(zhí)行的是“官方利率”,回報往往較低。
業(yè)內人士表示,為了追求利潤,銀行愿意將資金通過信托、券商等通道轉移到收益率較高的的項目上去,比如房地產、融資平臺。此外,獲得銀行融資的客戶也可能將貸款轉移給這些項目。這最終導致了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高、資金杠桿率提高、銀行流動性風險加大?!把巯鲁霈F(xiàn)的困局,實際上是一場資金錯配導致的結構性資金緊張,解決這一問題,很大程度上需要從影子銀行入手?!敝袊y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說。
推動改革防范流動性風險
專家表示,“錢荒”只是暫時的,隨著種種時點因素過去,流動性緊張會隨之緩解。但隱藏在“錢荒”背后的深層問題不解決,下一場“錢荒”還可能發(fā)生。
對此,專家開出的“藥方”是:一方面,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yè)、建設更多為中小企業(yè)服務的金融機構;另一方面,銀行自身必須加強流動性管理、改變粗放式經營模式;按照“用好增量、盤活存量”的要求,調整優(yōu)化信貸結構。
“經過這么多年,央行和商業(yè)銀行在利率市場化的制度和實踐上做了大量的準備,很多方面已經市場化或隱形市場化。去年以來,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已進一步加速。”夏令武說。
與此同時,專家建議,監(jiān)管層應對銀行理財產品發(fā)行、資金錯配管理加強監(jiān)管,防范風險。從銀行自身看,要適應我國經濟發(fā)展方式轉型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需要,切實調整現(xiàn)有的經營模式,避免資金運用的投機性,多支持實體經濟,多扶持小微企業(yè)發(fā)展。同時,適應利率市場化的客觀現(xiàn)實,認識到流動性管理的復雜性,切實提高流動性風險化解能力,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
針對銀行業(yè)如何做好“用好增量、盤活存量”,姜建清表示,目前全社會人民幣貸款余額達67萬億元,如果每年提高信貸周轉率0.1次,縮短貸款平均期限一個月左右,相當于通過存量周轉多增貸款六萬至七萬億元,潛力和空間巨大。
相關專題:緊貨幣進行時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頻道推薦
商訊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shù)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shù)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tǒng)串成網(wǎng)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wǎng)友意見,鳳凰網(wǎng)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