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產品很猛很亢奮 上半年近8500款吸金8.5萬億
今年上半年,股市持續(xù)低迷,新股申購出現虧損,基金吸引力下降,樓市遭遇限購。在此背景下,“吸金大王”非銀行理財產品莫屬。據普益財富統(tǒng)計數據,今年上半年商業(yè)銀行共發(fā)行8497款理財產品(不包括對公產品),發(fā)行規(guī)模達8.51萬億元。
就產品投向而言,債券和貨幣市場是上述8.51萬億資金的主要投向。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約56.69%的理財產品投資方向為債券市場,包括人民幣債券和外幣債券。
不過,投向信貸和票據資產的理財產品由于受到監(jiān)管約束,今年上半年發(fā)行量明顯萎縮,在理財產品發(fā)行總量中占比僅為5.19%。但這并不影響信貸類理財產品以4.74%的平均預期收益率成為今年上半年平均預期收益率最高的理財產品種類。
就期限收益率而言,超短期理財產品發(fā)行量最多、收益率倒掛,是今年上半年理財產品發(fā)行的又一大特點。據統(tǒng)計,在上半年發(fā)行的理財產品中,3個月以下期限的理財產品占了絕大多數,比例高達62.08%。而1個月以下期限的超短期理財產品就占了32.8%,成為上半年銀行理財產品發(fā)行量最大的期限品種。
同時,上半年理財產品還出現了過去難得一見的收益率倒掛現象。1個月至3個月期限的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3.58%,但期限更短的1個月以下期限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達3.61%,高于1個月至3個月期限的理財產品。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上半年國內通脹一直處于高位,不少銀行把抗通脹作為噱頭吸引投資者,但是理財產品收益率真正跑贏通脹的仍然是少數。數據顯示,上半年到期的7731款理財產品中,到期收益率跑贏5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增速5.5%的理財產品只有186款。
在今年上半年到期收益率較高的25款銀行理財產品中,以北京銀行貢獻最多,由該行發(fā)行的理財產品共有9款躋身其中。而上半年到期收益率為零或負收益的11款理財產品中,則以華夏銀行上榜最多,上半年該行共有5款理財產品到期實現零收益或負收益;其次為招商銀行,共有3款產品到期實現零收益。
相比其他投資品種,今年上半年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居中等。據統(tǒng)計,今年上半年集合資金信托產品的平均年化預期收益率為9.46%,高于銀行理財產品。但基金的收益率則遜于銀行,各類基金中僅貨幣市場基金上半年實現正的收益率,平均收益率為1.03%,其他均為虧損。其中股票型基金今年上半年平均收益率為-7.92%。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 ![]() |
![]() |
![]() |
![]() |
![]() |
- 社會
- 娛樂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網羅天下
頻道推薦
商訊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tǒng)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