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內幕交易不手軟
昨日,各大財經網站刊登一則重磅消息——“證監(jiān)會官員證實李旭利正接受涉嫌內幕交易調查。”如果消息最終屬實,此案將成為中國證監(jiān)會打擊內幕交易第一單。
最近,A股市場跌得又急又猛,基金大佬被查的傳聞,便是空頭借力的狠招。而李旭利一案如此迅速地浮出水面,顯現監(jiān)管層早已布下天羅地網。
11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了證監(jiān)會等五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的意見》,強調要“抓緊開展一次依法打擊和防控內幕交易專項檢查,查辦一批典型案件并公開曝光,震懾犯罪分子”。數日后,有媒體稱,李旭利已處于被限制出境狀態(tài)。
“李旭利”三個字,曾經伴隨著中國基金業(yè)的成長,一度被抹上炫目的光環(huán)。從公募基金南方和交銀施羅德基金,再到私募基金上海重陽,他都有過驕人的業(yè)績??墒?,如果最終證明超常收益來自于“內幕交易”,則將令人大跌眼鏡。
要知道,如果基金的超常收益來自于陽光操作,則是基金管理人理財有方;如果來自于重組消息泄密下內幕交易,則是非法牟利,屬于“黑錢”。
在“新興+轉軌”的中國股市,法律和規(guī)章不太健全,這為一些操縱市場者提供了空間。諸多江湖大佬曾經興風作浪,從中經開、德隆到黃光裕,都曾借助股價操縱賺得一時風光。可是,多數混“市”魔王最終還是“還”得干干凈凈。
對中國基金業(yè)來說,類似李旭利事件,只是成長中必然經歷的陣痛。即使是美國“股神”巴菲特和“金融大鱷”索羅斯,都曾有過被監(jiān)管當局調查的經歷。即使美國監(jiān)管再嚴厲,前納斯達克主席麥道夫的詐騙巨案也會發(fā)生。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是諸多中小股民的心聲。對監(jiān)管者來說,打擊內幕交易不手軟,讓市場環(huán)境更為公開、公平和公正,唯有如此,中國股市才能健康成長。
(本期博主:深圳特區(qū)報記者 熊元?。?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編輯:
ro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