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君亮:海外FOF基金概況及常規(guī)流程設置(4)
奧巴馬提出金融改革的方案里邊也提到過要對對沖基金進行限制,希望對沖基金能夠與投資銀行分離出來。因為大概在2005年前后,對沖基金那個時候是非常受投資銀行者歡迎的,很多投資銀行收購了對沖基金公司的一些股權或者全資收購,而且很多投資銀行里邊像JP摩根,他們對沖基金是非常受歡迎的,而且為公司賺很多錢。因為次貸危機,把這些銀行以及這些投資銀行的部門里邊構成重大創(chuàng)傷以后,美國政府也在想如何限制他們的活動范圍、限制他們的空間,使以后在類似的環(huán)境里邊損失能夠降低到最小。
所以有個人就提出來,比如美國有個參議員,他就提出來,意思就是說在美國要把投資銀行自己投資的業(yè)務,另類投資銀行里邊、另類投資部門里邊管對沖基金的這個部門里面要做嚴格的限制,就是說把自己投對沖基金的錢和替客人提供的服務全面分開出來。但是這個法案從08年、07年提出來以后,09年好像一直在證券委員會跟參議院里面反復溝通,最近好像沒有看到什么進展。
總的趨勢,在未來的10年之內我覺得要出什么大的法案出來對對沖基金進行限制、進行比較全面性的對這個行業(yè)形成改革的限制,我覺得是不大可能的。對沖基金在美國,至少在監(jiān)管這個環(huán)境里面,未來能力是一個非常寬松的環(huán)境。
中國的對沖基金,我們講中國的私募基金,其實中國的私募基金跟美國的對沖基金有一些相像的地方、有一些不同的地方,相像的地方比如收費,也是兩個收費,一個是管理費,一個是盈利分成,不同的地方在于,很多公司也是通過LP,比如上次我跟同威的老總李馳在一起,他講他們有一個基金就是通過有限合伙人做出來的,這些結構都跟對沖基金有非常相似的地方。但是由于我們的投資環(huán)境不一樣,實際上我們做對沖的機會非常少,我們可供選擇做對沖的產品和市場都不充分。所以某種意義上講,我們現在的私募基金是一個類對沖基金的投資工具。
剛才講到FOF,薛先生講了FOF的很多優(yōu)點,我想補充一點,FOF一個最大的障礙目前在國外,比如包括對我自己,我買過對沖基金,但是我沒買FOF,有一次有一個朋友介紹了一個非常好的FOF,我去看過,我覺得收費比較貴一點。像開車一樣,看著在一條好的道路上開車,但是有兩個收費站,第一個就是,對沖基金館里面收一個費,假如說標準化按2%,盈利分成20%,基金管理公司又收一次費,一般來講大概是1跟10。換言之就是說,兩道收費下來以后,整個費用就很高了,當然你要看怎么算了,有時候費用高也不一定完全是壞事情。比如就跟我們開車一樣,你算算一道費、兩道費、三道費,你覺得你省的時間多,汽油又省,車子不需要跑這么多,你覺得還是賺,那多收幾道沒有關系。有時候事情別不總是這樣子,有時候多交費就多交費,多交費不一定從其他地方可以拿回來。我不知道國內的FOF有沒有這樣的障礙,在未來的市場開拓上會不受到這種影響,很多時候是FOF推廣遇到很大的困難,但是很多投資者沒有注意到這方面的問題。
另外,對比中國的東西,我知道今天我們的主辦方國金證券,我覺得他開這個年會真正的目的我坐在下面想,他其實應該是把銀行作為他真正的貴客和主賓的,因為如果說FOF這個投資工具流行看來,受歡迎程度增加以后,對銀行是一個比較好的銷售品種,因為銀行可以通過這個產品來增加他的一些非傳統(tǒng)業(yè)務的收益。我附帶講一句,我最近在看銀行股,前兩個季度我覺得市場情緒對銀行有點壓抑,我有點感覺,把銀行放到一邊。銀行新的報告出來以后,二季度出來以后我有一點改觀,最近銀行的非利息收入的增長速度在歷史上都是空前的,一般都有30%左右,接近整個收益的大概30%。我在想對銀行股重新進行估值的時候我們在想,原來對銀行股有一些猶豫的情緒,是因為這個市場,包括房地產,包括整個經濟的下滑,對三季度或者四季度的盈利產生影響,對它的股指又變軟化。但是如果銀行能夠通過非利息收入起來,說不定銀行股的股指另外一個季度就起來了,這是不是會真正出現或者說這個理論是不是真正得到證實,以后再看。
相關專題:
【獨家稿件聲明】凡注明“鳳凰網財經”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或音視頻),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如需轉載,請與鳳凰網財經頻道(010-84458352)聯系;經許可后轉載務必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編輯:
qid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