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高估股指期貨的市場推力
![]() |
□金巖石
股指期貨與融資融券即將推出,中國股市面臨著制度性的升級,改革的深化會助推醞釀中的藍籌股行情。但是,切不可高估這兩項改革目前的市場推動力。和其他金融創(chuàng)新工具一樣,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只會“助推”行情,卻不會主導行情,行情趨勢還在于市場本身。
醞釀中的藍籌股行情,一方面來自于股市的風格轉換,即在中小盤股整體高估的背景下,大盤股會由于相對低估而形成投資機會;另一方面來自于“年報行情”。但是從市場的資金面看,投資人還有三大憂慮:一是央行收緊銀根,二是新股密集發(fā)行,三是“解禁股”蠢蠢欲動。所以,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的利好消息對市場的推動可能是曇花一現,真正的上漲還要推后到春節(jié)前后,屆時可期待的利好是銀行信貸投放強勢反彈,預計今年第一季度的信貸投放量會達到兩萬多億。
改革、年報和風格轉換是三大利好,與當前市場中的三大憂慮并存,所以在短期內,股市的震蕩格局依然難改。滬指3000點的心理支撐還需要在整固后才能確認,成為藍籌股行情的“跳板”。在機構投資人整體看多的預期中,存量資金多半已經入市,但還需要有一段時間才能集合成軍,這也是短期股市將持續(xù)震蕩走勢的原因之一。
股指期貨與融資融券是否能夠集合新增資金?至少有以下幾點可以支持肯定的判斷:1,融資融券的試點券商可以用提供融資為杠桿開發(fā)新的機構客戶,直接或間接地吸引銀行釋放的信貸資金;2,股指期貨的預期將使基金公司開發(fā)出新概念基金,啟動新一輪基金發(fā)行;3,商業(yè)銀行也會推出掛鉤股指期貨的理財產品,通過信托計劃集合資金,分流儲蓄;4,私募基金本來就有融資和做空的沖動,投資意愿會因此增強,投資倉位的比例會因此提高。
無論是股指期貨還是融資融券,都是在放大投資杠桿率的條件下引進了“做空”機制,因此不應排除這兩項改革將會強化市場中的“空方”力量。關鍵問題是:在當前的市場條件下做空的理由是否存在?
從基本面看,經濟復蘇的預期會在年報的密集發(fā)布中得到印證;從資金面看,通貨膨脹的預期會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中繼續(xù)醞釀;從情緒面看,改革的深化會給市場投資人的心理注入樂觀的預期;從政策面看,股市樓市的政策調控基調都是要保持“平穩(wěn)發(fā)展”。所以至少是在上半年,我們看不到做空動機有強化的理由,因此繼續(xù)維持我們此前預測的核心波動空間:滬指3000-4000點。
股市的供求關系在股市改革中是否能夠保持均衡狀態(tài),體現為市場的漲跌幅度。暴漲暴跌的市場來自于投資人的情緒和資金面的波動。實體經濟趨勢的微小變動一旦改變了市場預期,就會在虛擬經濟中掀起軒然大波。在中國,政策基調的變化往往會直接改變資金的流動速率和方向,同時影響股市的情緒面,資金面和基本面。所以,中國股市難改其誕生伊始的“政策市”特征,而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的改革只是國家宏觀經濟政策體系中很小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市場趨勢的影響力微乎其微。
相對于現行的融資融券試點而言,股指期貨的市場影響力較大,因為它會聚攏人氣和資金,使滬深300指數的“一籃子”股票成為投資人聚焦的對象。但隨著融資融券試點的擴大,逐漸從少數試點券商擴大到多數券商,甚至可能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把可融資金的來源從券商的自有資金擴大到部分銀行資金,這就將打通證券業(yè)與銀行業(yè)之間的資金流動,大幅度提高股市的資金流入量。歐美股市的資金流動就是在融資融券賬戶的操作中打通了銀證融資,而隔離兩個市場的防火墻之一就被稱為“中國長城(ChinaWall)”。
不到長城非好漢!股市在改革中升級,資金在預期中涌動,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已呼之欲出,大變革的中國經濟在穩(wěn)步崛起,這就是我們在股指期貨與融資融券的改革中看到的希望。
本文作者系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本報特約評論員
相關專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編輯:
ro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