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國有化首啟高管股權激勵 中糧提高行權門檻
本報記者張玉香北京報道
11月24日,蒙牛香港上市公司中國蒙牛乳業(yè)有限公司(下稱蒙牛乳業(yè))宣布新的股權激勵計劃。公告稱,向包括總裁楊文俊在內的合資格承授人要約授出約8902萬份購股權。
這是繼7月蒙牛的股權激勵計劃突然停止之后的再次啟動,而這次股票期權的行權門檻有所提高。
二次股權激勵提高門檻
四個月之后,蒙牛謀求的“更好的股權激勵方案”終于再次重啟。此前的7月9日,蒙牛曾經出臺過一份股權激勵計劃,但是在7月17日,便被叫停。
11月24日,蒙牛乳業(yè)發(fā)布公告稱,于2009年11月23日向包括740位資深創(chuàng)業(yè)員工以及管理人員在內的合資格承授人要約授出8902.5萬份購股權。其中包括公司高管楊文俊、姚同山以及白英在內。
然而,此次新版的股權激勵門檻明顯提高。其中,最明顯的就是行權價格由當時的18.1港元提高到24.4港元。另外,由于蒙牛創(chuàng)業(yè)元老兼執(zhí)行董事孫玉斌的辭職,此次高管激勵的人數也由4人變?yōu)?人。
根據7月份的股權激勵計劃,孫玉斌將獲得165萬股期權。但是此次由于8月孫的離去,促使高管獲得期權的數額減少。
與第一次股權激勵計劃相比,不僅行權等待期由一年變?yōu)閮赡?。并且第一年的生效份額也有所降低。
蒙牛方面表示,該激勵計劃還跟業(yè)績進行了嚴格的掛鉤?!疤热暨_到本集團、承授人所屬部門以及承授人之預定表現目標,則有關股權將獲歸屬。倘未能達致上述全部目標,則有關股權將失效。”
中糧的“滲透”
在中糧集團和厚樸基金于7月6日聯合出資61億港元收購蒙牛乳業(yè)20.03%的股權,從而成為蒙牛乳業(yè)的第一大股東后,其推出的股權激勵計劃僅僅8天就被叫停。
“中糧剛剛入主,而三聚氰胺事件的影響還沒有消除,7月份的股權激勵被叫停,肯定與當時的這種狀況有關?!比闃I(yè)專家王丁棉表示。
而四個月后重推新版股權激勵,一位業(yè)內人士則表示,股權激勵方案發(fā)生變化,與中糧的入主關系頗大。
隨著中糧的入主,中糧系對蒙牛的滲透也逐步深入。7月27日雙方完成股份認購。8月3日晚間,蒙牛發(fā)布公告委任寧高寧、于旭波、馬建平及方風雷為該公司的非執(zhí)行董事。而此公告也確認了蒙牛創(chuàng)業(yè)元老孫玉斌辭去執(zhí)行董事一職。
8月28日,牛根生辭去蒙牛乳業(yè)在中國境內主要負責具體業(yè)務運營的子公司內蒙古蒙牛董事長一職。中糧集團總裁于旭波擔任內蒙古蒙牛董事長。這次變動被業(yè)內人士認為是中糧加速向蒙牛滲透的另一步。
中糧的加速入主,與蒙牛的實際狀況有關。蒙牛半年報顯示,2009年上半年其應收票據達到2.2億,是2008年同期的三倍還要多。而應收賬款4.7億,比2008年同期翻了一番。
雖然其報表中稱,應收賬款主要分散于大量不同類別的客戶,風險不集中。但是這表明2009年上半年6.6億的利潤主要是靠賒欠等方式完成銷售任務的。因此,在當時,蒙牛啟動股權激勵計劃,最后卻叫停并不是無理可循。而中糧系的逐步滲入,說明中糧也在逐漸以自己的方式影響蒙牛。
另外,蒙牛相關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中糧、厚樸作為公司的大股東,參與了此次計劃的制定和審核,對該計劃本身表示贊同和認可。
一個中糧系的新蒙牛,正在出現。
相關專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編輯:
suny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