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財經 > 奢侈品 > 正文 |
|
從10億人里挑出1萬顧客
“我手頭沒有非常具體的數據。”在接受《外灘畫報》專訪時,歐米茄中國區(qū)負責人盧克勤說,“把臺灣和香港計算在內,中國市場如果不是我們最大的市場,那它至少也是第二。而我可以肯定的是,它在未來一定會成為我們最大的市場?!?/P>
歐米茄顯然對于2008年在北京舉行的奧運會寄于重望?!皧W運會恰好在北京舉行,而我們又希望在中國市場有更多的作為,真是一個難得的好機會呀?!北R克勤說。他很得意于不久前在國家博物館前、天安門廣場邊上樹起的奧運倒計時牌,歐米茄的商標很是醒目。
當年,日本的精工表就是借著東京奧運會指定計時商的機會,高舉高打,把瑞士手表打得喘不過氣來。1960年代和1970年代,便宜、精準的日本表橫掃全球,事實上,在1980年代誕生的swatch就是為了迎戰(zhàn)日本表才出現的。
回過頭來看,瑞士表能重新奪回手表制造的霸主地位似乎是一個奇跡:在一個花上100元就能買到一個相當精準的石英表的年代,動輒上萬元的手表怎么賣呀?
歐米茄做到了這一點。事實上,歐米茄已經不滿足于僅僅賣手表了,它們又開辟了一個新的戰(zhàn)場:珠寶。他們不把珠寶叫JEWERY(英語“珠寶”),而是更為時髦的BIJOU(法語“珠寶”)。
事情的難度在于,在一個十多億人口的國家里,如何精準地挑選出自己的潛在客戶——這個數字可能僅僅只有數萬,活生生地就是“萬里挑一”——并不斷向這些被挑選出來的人有效地傳遞自己的信息,使他們覺得用幾百只普通手表的價格買一只歐米茄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歐米茄正在做的事情簡直就是一本教材:如何在中國這樣一個龐雜的市場中形成并維護一個“豪華、高調、時髦”的形象,并有效地從這個形象中賺錢。
編輯:
喻春來
|
Google提供的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