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斌:不要把房地產政策關注點都放在貨幣政策上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圖片來源:鳳凰網財經)
鳳凰網財經訊 首屆中國經濟年會于2010年1月17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深入探討了全球經濟復蘇中的我國宏觀經濟走向,本次會議鳳凰網財經進行了全程直播。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在會上表示,不要把房地產政策關注點都放在貨幣政策上,房市政策必須在非房市政策之間尋找合適的配合政策。
以下是分論壇“挑戰(zhàn)與機遇——2010如何管理通脹促消費?”嘉賓對話實錄:
芮成鋼:大家好,這場論壇現(xiàn)在開始,這場論壇話題是關于管理通脹預期的,管理通脹預期最近以非常高的頻率出現(xiàn)在中國的各大媒體和其他媒體當中,究竟是否存在通脹預期,究竟如何管理,如果真的存在是這場論壇需要討論的話題。
首先請允許我為各位介紹一下今天臺上的幾位嘉賓,他們是:
全國人大財經委的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女士,歡迎你吳女士;
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也是財經頻道經常能夠榮幸邀請到的夏斌先生;
還有剛剛履新的香港交易及結算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先生;
我們就直奔主題,管理通脹預期的話題,把第一的問題提給李稻葵先生,管理通脹預期不是特別好理解的話,首先親您把這句話翻譯成中國老百姓理解的話,通脹是不是2010年中國經濟面臨的首要問題?
李稻葵:通脹需要廣義的理解,現(xiàn)在的通脹在我看來,大部分人指的不僅是物價上升,還包括資產價格,股票市場,股市的價格,還有房地產的價格。給你一個廣義的通脹,它的上升是具有慣性的,是跟預期密切相關的,盡管很多人講,通脹根本上講還是取決于貨幣的發(fā)行量,或者貨幣發(fā)行量的增長速度,但是從短期看來,尤其金融危機之后,我們注意到了,通脹的上升或者是物價水平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短期來看,它跟預期密切相關,這點恐怕是在金融危機前我們開始所沒有想到的,金融危機給我們帶來的一個重要經驗,需要學術界不斷總結。
芮成鋼:好的,我接下來把問題提給吳曉靈女士,吳女士,我們都非常熟悉您,您曾經也是我們國家貨幣政策的決策者,也是執(zhí)行者之一,所以我想請您是不是首先幫我們把宏觀的一些大的方向,幫我們再指明一下,能不能幫我們具體解讀一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給2010年提出的幾個重點和方向,并且給我們透露一下,人民銀行2010年是否明確的會有一些貨幣政策方面的考慮或者說是動作?
吳曉靈:要是解讀一下2010年的經濟工作會議對于貨幣政策的提法,我覺得有一個非常新的提法,就是剛才你談到的管理通脹預期。什么叫管理通脹預期?我想實際上就是說,希望通過政府的各種政策的引導,還有各種措施,使得通貨膨脹能夠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不要形成惡性通貨膨脹,而且最主要的是不要形成有通脹,然后再有通脹的預期來推高通脹,剛才李稻葵所說的,因為人有心理預期之后會形成循環(huán),物價越高就會有預期,背后的基礎應該是貨幣過多地供應,因而我想管理通脹預期是今年貨幣政策一個非常重要的一點。怎么樣來管理好,我個人認為應該從需求和供應兩個方面來管理好通脹預期,這個是我們今年應該注意的。
從需求方來說,中央銀行應該通過它各種手段,管理好貨幣供應的過度上漲。我今天帶來了一張圖,大家可以看一下,實際上通脹的預期來自于什么呢?來自于貨幣的過多供應。大家可以看到這張圖上,我們的第一個顏色就是16.9,2003年到2007年我們經濟逐漸走熱的時候的平均貨幣供應量才16.9%,而在貨幣政策調整以后,2008年增長17.8%,而去年我們到了年底是多少呢?是27.7%。我們貸款的量,大家可以看到,2007年、2008年到2009年是急劇在上升,正是這種貨幣變化,使大家產生通脹預期,因而我覺得管理通脹預期第一位的是要把貨幣供應量控制在適度的范圍內。
第二方面,貨幣已經創(chuàng)造出去了,怎么樣讓它不形成惡性通貨膨脹,就要加大供給。應該從三個方面加大供給。第一個,剛才一場討論當中,大家都談到了服務業(yè),中國居民的消費要從過多的物質消費轉化到服務消費、精神消費上去,這樣有這么多的貨幣,大家如果不都去買這些商品,日常商品的話,對于這些商品的價格沒有太大的壓力,這一定上短期不會出現(xiàn),但是長期不舒緩貨幣的走向,會產生。這是第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大家手里有錢,希望給它拓展投資的渠道。
第三個方面,當我們管住了商業(yè)銀行的貨幣創(chuàng)造不要過多的時候,為了讓我們的企業(yè)能夠活得更好,為了讓我們的企業(yè)能夠生產更多的產品來提供給市場,我們必須放活金融,就要把金融活動放開。剛才陳雨露校長談到中國經濟未來的發(fā)展有一個輪子是改革,中國的經濟要想不出現(xiàn)惡性通貨膨脹,管理預期要控制貨幣,放活金融。
芮成鋼:大家都非常關心,老百姓關心,2010年央行會不會加息,您能不能透露一下,人民銀行如果加息,主要的參考指標,核心參考指標是哪些,特別是現(xiàn)在,因為經歷過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應對之后,有一種國際聯(lián)動的考慮在里面,比如國際統(tǒng)一的貨幣政策的調整,包括熱錢的流入等等,這些是不是也是央行在考慮貨幣政策做出調整時候的一些參考值?
吳曉靈:央行在考慮是不是加息的時候,應該主要是幾個方面,第一個,大家認為利率不能長期是負利率,因為負利率對于存款人來說是不公平的,他存在銀行的錢是在貶值的。
第二個,負利率又會鼓勵人更多地投資,對這種需求是更大的鼓勵。所以各國的央行都不會允許利率長期處于副利率狀態(tài),長期,而不是說一兩個月。
第二個要考慮的問題就是說的,負利率當然就是利率和CPI的相減,第二個我個人認為考慮的,各國央行在世界經濟一體化和金融全球化的情況下,各國央行難以完全獨立地做出貨幣政策的調整,它也要看一看各國的利率它的水平,對國際游資的影響到底是什么,但是我不認為有一個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的國際協(xié)調問題。而各個國家的央行,都應該對自己本國的經濟負責,因而它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是考慮我們國家的利率水平和國際水平的比較,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利弊,有的時候不得不兩派相權取其輕。這就是中國近幾年來為什么央行用了那么多數(shù)量的手段,而很少用價格手段的重要原因。
芮成鋼:說得非常精彩,我得再追問一下,我記得非常清楚,您曾經說過一句話,2009年短時間迅速擴張,您說過短期之類不會導致通貨膨脹,但是長期來看,可能會造成通脹壓力,這是您的原話,您說的長期來看的通脹壓力指的多長?2010年是不是差不多了,通脹真的要來了?
吳曉靈:因為我也多次在很多場合講這個問題,我也把我過去講課演講的圖表給大家?guī)?,大家看一下這張圖表,這是中國歷史從80年代到現(xiàn)在的一個歷史,大家看一看,所有的大家看到的藍顏色的線就是M2的供應量,這個綠顏色的線就是通貨膨脹,劃的圈,在圖表上的圈實際上就是M2的最高點和通貨膨脹的高點,大家看到了,80年代,到1988年的時候,曾經有18%左右的通貨膨脹,90年代初我們曾經有過24%的通貨膨脹。最近幾年,通脹的水平不那么高了,為什么呢?因為中國的產能過剩,在產能過剩下,商品的供應不成為問題,那么過多的貨幣就會走向資產市場去。
大家還可以看另外一張表。這張表上看到了,你看帶陰影的部分,看到了我們所有的,就是盡管我們的PPI、CPI還處于負增長期間,但是我們的房價指數(shù),還有包括這兩個指數(shù),它都是一種向上的趨勢。所以我就說,中國短期之內商品的通脹不會壓力很大,按照剛才歷史的數(shù)據看,大家看到,那幾個圓圈之間大約是半年到一年的周期,這是高貨幣投放到高物價大約是半年到一年的周期。而現(xiàn)在,除了在幾個商品市場上產能過剩的情況下,貨幣供應過多,很可能不表現(xiàn)在商品上,但是對于資產的價格來說會有很大的問題的。
我想2009年房價的上漲已經讓很多的老百姓感到了很震驚,也很心酸,以他自己一年的收入,幾年的收入,甚至幾十年的收入,都難以圓自己的房價夢。因而我們控制好貨幣,既要控制商品的物價,也要讓資產的價格,特別是房產的價格不要過多上漲,這是我們貨幣政策應該注意的。
相關專題:
版權聲明:來源鳳凰網財經頻道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鳳凰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布/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鳳凰網財經",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編輯:
guoy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