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燕:2010年世界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
2010年1月16日,由《經濟觀察報》報社主辦的“2009年度觀察家年會”在北京舉辦,本次會議主題為“中國再出發(fā)”。鳳凰網財經進行全程直播。下面是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演講。
主持人:感謝蔡昉先生的演講,盡管他講的是中國國內的人口紅利問題,但是他講這個問題對我們來描繪2020年中國經濟的坐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正好是金融危機之后,因為我們知道在過去的時候,其實拉動中國經濟基本有兩個列車,一個是城市化的列車,一個是全球化的列車,我們看到這個全球化列車晚點了。他給我們講的這些觀點是真的我們深思的,我希望可以吸引我們改革,能讓我們更好的發(fā)展。
接下來我們有請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先生,他的題目是2010年世界經濟面臨的不確定性。
張宇燕: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非常高興參加這個論壇,只有十分鐘時間,我就和題目,叫2020中國坐標,談一點看法。主持人說我講講2010年中國的全球經濟形勢面臨的不確定因素。剛才我聽幾位發(fā)言都涉及到這個問題,我就稍微做一點調整,圍繞這個主題,全球化幾個關鍵次,一個是全球化,一個是2020,還有一個中國坐標。什么叫全球化,剛才何帆講了全球化列車晚點了,什么是全球化,這個概念一旦提出來,讓我們馬上回答還不是很容易,盡管我們天天在談全球化。有一位記者寫到,什么是全球化呢?全球化就是一位英國的王妃和埃及男友乘坐一輛喝多了蘇格蘭威士忌舊的車,被一群騎著日本的摩托車用的藥是的意大利人追蹤。說這就叫全球化,用戴安娜事件說出了全球化的特征,在今天的世界,我們各國相互依存度迅速提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覺得這個概述非常妙,當然可以具體談貿易、金融等。
那么金融、資本流動、勞動力、技術擴散,說來說去就是一個,全球化,使得我們大家梆在一起,相互依存。2009年,這年將被歷史銘記,因為是戰(zhàn)后第一次世界經濟作為一個整體,出現(xiàn)了一次負增長,根據各方面預測,大約是-1%的增長速度,這是二戰(zhàn)以后從來沒有出現(xiàn)的。這個事情使得人類開始反思,全球化的列車晚點或者放慢了速度,為什么放慢,有各種各樣的原因。
第二個主題詞,2020年,我想我們是站在2010年的時間點上討論未來十年的發(fā)展,未來十年發(fā)展是從今天開始的,今天是什么世界呢?我想仍然是全球化世界,盡管它晚點,盡管它有時候會停下來,但人類作為一個整體,相互依存度不斷的上升,這一點我想這個大的趨勢是不會改變的。
說到經濟復蘇,現(xiàn)在我覺得有很多的不確定性,我基本上同意各位發(fā)言人的判斷,特別是王建教授的判斷,就是對后危機時代的提法,他有一些疑慮,我也有一些疑慮,我們到今天是否走出了危機,我覺得還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因為時間關系不可能仔細講,大概至少有八個不確定性因素。
第一個就是導致這次金融危機的深層次矛盾一個都沒有解決,金融體系本身仍然是非常脆弱的。
第二盡管有著各種各樣的復蘇跡象,但很難判斷整個世界進入了復蘇階段,我們貿易是非常重要的指標,貿易在復蘇,08年的時候全球出口是16萬億美元,09年降到12萬億美元,即使現(xiàn)在看到貿易增長,是在由16萬億降到12萬億這個水平上的增長,所以不能過于樂觀。投資,2007年最高1.9萬億美元,跌到去年1.2萬億美元以下,所以國際投資即使是復蘇,你可以看到反彈勢頭很猛,但有它的問題。
再有發(fā)達國家的失業(yè)率,這是非常讓人不安的指標,盡管是滯后指標,但10%左右的美國、歐洲失業(yè)率,而且失業(yè)率不僅僅是高,而且美國戰(zhàn)后第一次出現(xiàn)什么呢?出現(xiàn)一以上的失業(yè)人口,歸納為持久性失業(yè),這個情況是非常不樂觀,這也是給經濟長期的復蘇投下了陰影。
再有是消費,我們知道走出經濟衰退,說到底還是要投資,投資在發(fā)達國家消費是非常重要的指標,消費現(xiàn)在增長速度緩慢,也和整個儲蓄率的增長有關,消費也是一個問題,包括產能過剩也是一樣。中國有產能過剩問題,發(fā)達國家,美國資本生產能力的使用率現(xiàn)在是71%,歐盟是70.7%,都是70%上下的水平,這是歷史上高點83%甚至85%有相當大的差距。
再有不確定性因素,各國的財政貨幣政策目的看已經到了勁頭,利率不可能降到負的,財政赤字也是規(guī)模巨大,以至于歐洲一些國家財政資信被降級,引起整個世界的反映。像希臘財政政府的信用被降級之后,全球金融市場都跟著波動。而希臘GDP只占整個歐盟GDP的2%多,量很小,一出事世界馬上跟著變動。
最后一個不確定性是氣候變化,這個事情爭議非常大,也有人提出來,氣象學家預測十天以后的問度是非常困難的,幾乎沒有成功的,問他們自己十天以后的天氣多少度他很難說,但他們預測100年以后的氣候非常準,爭議很大。不管怎樣,氣候本身,二氧化碳排放已經成為重大的國際的議題,減排、綠色能源等等,這些產業(yè)是否將來能夠成為帶動人類走出這次經濟衰退的主導產業(yè),我們還沒有太大把握,但是我們希望可以盡快的走出來,但不確定性還是擺在這。
第三個關健詞中國坐標,談到中國坐標最少有兩維,一個是橫軸、一個是縱軸,既然談到中國坐標又是未來得,至少有兩個,一個是中國綜合國力,一個是中國在國際規(guī)則、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用這兩個坐標測量出中國在未來十年大致的位置。因為時間關系我最簡單的說一下,我覺得中國綜合國力在未來十年我認為比較樂觀的。有各種各樣的統(tǒng)計數(shù)據,我想是這樣,總的判斷是中國在世界的地位,未來十年主要表現(xiàn)在中國在國際議題上的發(fā)言權,特別是否決權越來越大,否決的領域、范圍也越來越大。這個世界越來越離不開中國,很多事情要解決必須把中國找來,中國如果不參與這個事情辦不成,所以未來十年看中國坐標的話,就是否決權越來越大,領域越來越廣。
與此同時,中國行使否決權的成本也在提高,你可以不合作,但一旦不合作,整個世界可能對你另眼看待,你的形象等等一系列都要受到影響。所以一方面中國作用越來越大,否決權越來越廣,另一方面成本也越來越高。
當然這里談到坐標也得談相對其他國家而言,我大致認為,這次金融危機過后,世界總體上經濟政治格局,仍然是由西方發(fā)達國家主導的體制,還是要回去,回到原來的危機前的體制,但重大變化就是剛才我說的,中國的影響力迅速上升,否決權加大,回到那里也不是簡單的回去,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回去之后中國的作用會體現(xiàn)出來。至于其他國家,比如印度,增長速度也會很快,但這里我引用一句扎卡利亞(音譯)講到印度的時候,只是簡單的提醒讀者注意一個問題,增長速度是負利的計算,我每年比你多兩個百分點,差兩年差不了多少,但是差30年就差很多了。那么這個勢頭,中國在2020年的世界的坐標,我相信是越來越重要,同時我們在使用權利、運用影響力的時候也要格外小心,既要照顧自身的發(fā)展穩(wěn)定的利益,也照顧到全球、人類的福祉和改進。
相關專題:
版權聲明:來源鳳凰網財經頻道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鳳凰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布/發(fā)表。已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鳳凰網財經",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編輯:
dingh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