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今年上會,李書福帶來了兩個提案:其中一個就是提高一線工人的待遇,與溫家寶總理關于提高一線工人基本待遇講話的保持了高度一致。而此前,吉利公司員工也表示他們的兩會提案是跟著中央政策走。
聯(lián)系多年前,吉利造汽車未被列入主營目錄的經歷,政府和企業(yè)間的關系或許是李書福思考過多次的問題,“企業(yè)該如何和政府之間溝通?”針對我們的疑問,李書福給出了這樣的回答,“領導和被領導的關系,企業(yè)一定要聽黨的話”。
提高一線員工待遇的提案不是從吉利員工出發(fā)
中國網:你今年的兩會提案里提到了提高一線員工待遇的話題,那么吉利在提高員工待遇和成本控制之間,會如何做平衡?
李書福:我提的這個提案不是從吉利一線員工出發(fā),而是從全國的一線勞動者出發(fā),這個一線勞動者不光是在工業(yè)企業(yè)的一線勞動者,還包括所有的在各條戰(zhàn)線一線勞動者,包括銀行、通訊、電力等等,就是所有的一線勞動者社會地位都應該要得到提升,他們的合法權益都應該要得到保障。
現在整個中國所面臨的問題是產業(yè)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而這個調整和轉變基本的要素就是如何使一線勞動者的地位得到提升,使他們的素養(yǎng)能夠得到提高。
現在大家都不愿意去做一線勞動者,第一太辛苦,第二收入太低,第三政治地位不高,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去學技能,不愿意接受機工技師的培訓,不愿意干活,而最終導致的結果是中國產品質量很難保障,技術很難進步,創(chuàng)新能力很難得到提高,整個中國的國際形象得不到提升,整個中國產品的品牌附加值得不到提高。這些問題都是因為中國的一線勞動者的地位太低,我這個提案不是說吉利,而是說整個中國,你現在采訪的是全國政協(xié)委員,不是吉利政協(xié)委員,我們不是為吉利在寫提案。
中國網:那么吉利是怎么做的?如何做好控制成本和提高一線員工收入水平之間的事?其他的企業(yè)有什么可以向你借鑒的?
李書福:提高一線員工的收入這個應該是全國要統(tǒng)一的,國家要有法律和政策來保障一線員工的地位,在這個前提下,各個企業(yè)都要去響應貫徹落實。光是一個企業(yè)去這樣做,其他的企業(yè)如果都不這樣去做的話,整個中國剛才講得那么多的問題還是解決不了。就現在而言,吉利在這個方面做得是非常令人滿意的,首先吉利每年要給員工增加收入,提高的幅度當然不一樣,但是我們想爭取每年在15%,或者是20%左右。
但是我認為就是這樣提高還是不夠的,那么至于說提高了以后,對于企業(yè)的競爭力上是不是產生影響?這個我認為恰恰相反,我認為提高收入以后,雖然增加了一些成本,但是對于提高企業(yè)的競爭力,對于提高員工積極性,對于提高企業(yè)員工的凝聚力,是非常有幫助的。不要認為這一點工資的增加,好像就給企業(yè)的成本增加了,這個認識完全錯誤的。我提這個提案的目的,是要大家都要重視一線員工的社會地位,政治地位和收入,要提倡勞動光榮,而不是一線勞動的人反而地位還不如不勞動的那么高,那么這樣大家都不勞動了。
中國的經濟發(fā)展必須要建立在一個非常穩(wěn)健,非常扎實的基礎上,而這種穩(wěn)健和扎實,就是要把一線勞動者的素養(yǎng)要提高,技能和技工水平要提高,他們的積極性要得到保護,他們的社會地位和政治地位要得到保護,就是這些是中國經濟長久發(fā)展的根本所在,所以我寫了這個提案。
沒有基礎設施建設的現代化將成為一句空話
中國網:你提案中提到了可以調節(jié)地方和中央對汽車消費稅的支配比例來調動地方治堵積極性。燃油稅做了分成,財政收入如果歸到地方的話,可能會刺激地方政府對汽車消費和使用的鼓勵,但是基礎設施建設可能還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這個時候會不會造成矛盾?
李書福:中國正在進行著一場現代化建設,那么現代化建設其中基礎設施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基礎設施的建設,這個現代化也將成為一句空話。所以調動和鼓勵地方政府解決汽車擁堵的問題,是中國現代化建設過程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基礎設施完善了,那么對于推動整個中國現代化建設,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積極作用。
中國網:地方政府分到錢之后,怎么樣能夠保證專款專用呢?這個錢能不能用到老百姓的身上?
李書福:專款專用這個概念我不太支持,總而言之地方政府有財力了,他就會去做他應該做的事,這是第一;第二,地方政府是有智慧,有他的行動原則,他這個原則就是說投入的比產出要少,或者說產出比投入要大,他就去干了,投入沒有產出那他就不干。
現在我的提案就是要調動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希望地方政府在基礎設施上的投入,能夠帶來更多的產出,所以他就可以去干。這是利用市場的規(guī)律,利用經濟的杠桿來調動地方政府解決汽車擁堵的問題。
![]() | 12 | ![]()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