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計劃生育使中國30年少生4億人非事實(2)
“少生4億人”怎么算的?
“少生4億人”是怎么算出來的呢?上世紀末,為評估計劃生育的人口效益,當時國家計生委的一些工作人員與部分學者組成了“計劃生育效益與投入研究課題組?!?2000年,這個課題組的研究成果結集為《中國計劃生育效益與投入》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該課題組成員在評估過程中意識到,“生育率變化不僅受到計劃生育因素的影響,而且還會受到社會、經(jīng)濟等非計劃生育因素的作用”。
為了排除非計劃生育因素的影響,課題組采用了趨勢分析法,根據(jù)1950年-1970年粗出生率變化情況,使用曲線擬合方法推斷沒有實行計劃生育條件下的預期粗出生率。然后比較按預期粗出生率的出生人數(shù)與實際出生人數(shù)之差,得出了由于計劃生育而少出生的人數(shù)。
課題組得出的結論是,1971年至1998年間,由于計劃生育而減少的出生人數(shù)累計達3.38億。課題組同時還運用了總和生育率和年齡別生育率的趨勢分析。在咨詢“長期從事計劃生育和人口問題研究的官員、專家和學者”后,課題組對未實現(xiàn)計劃生育下婦女生育水平做了魔術般的修正,得出了和用粗出生率分析幾乎一模一樣的結論。
盡管“計劃生育效益與投入研究課題組”意識到計劃生育不是造成生育率下降的惟一原因,但其估算方法并沒有直接考慮其他因素的影響,而只是采取了非常簡單而間接的方法。換句話說,這個研究的方法還是從人口到人口,用粗出生率來模擬粗出生率。借助一條簡單的擬合曲線,就得出了少生3億多人的結論。
按照該課題組的研究結果,中國1970年實際的出生率是33.43‰,而擬合出來的、假設沒有計劃生育影響的期望出生率值,1990年是29.71‰,1998年是28.43‰。
“計劃生育效益課題組”在討論該結果時強調(diào):“無論是根據(jù)發(fā)展經(jīng)濟學家錢納理的發(fā)展模型,還是按照發(fā)展中國家出生率平均值,相對于中國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水平來說,這種接近30‰的出生率水平無論如何不能認為是估計偏高的?!?/p>
問題恰恰出在這里:如果沒有計劃生育,中國在1990年和1998年預期出生水平真的會接近30‰嗎?換句話說,這種依靠簡單曲線擬合方法得出的結果可信嗎?一個簡單直覺的檢驗就是把擬合出來的期望值與其他類似國家實際的人口變化趨勢對比。
我們選擇了1970年時出生率與中國相似,即出生率在30‰和38‰之間、人口在100萬以上的16個國家作為比較。這16個國家中,有12個國家在1970年時出生率比中國高,但都沒有實行嚴格控制人口的獨生子女政策。
分析發(fā)現(xiàn),上述國家中,絕大多數(shù)在1990年時和1998年時的出生率都低于或大大低于“計劃生育效益課題組”的期望值。如,韓國1970年為31.2‰,而1990年為15.4‰,1998年則降至13.8‰;巴西則從1970年的35‰下降到1990年的24.2‰與1998年的21.4‰;泰國從1970年的37‰,下降到1990年的19.7‰,與1998年的16.4‰。
更直觀的比較是,把16個在1970年時與中國人口出生率相近的國家的平均值與作為計算“少生4億人”的中國的基線加以對比。
1970年時,“計劃生育效益課題組”預期的出生率比這些國家略低。然而此后不久,“計劃生育效益課題組”得出的預期出生率便與其他國家的平均值分道揚鑣,相差越來越遠。其測算的中國期望生育水平遠高于同期不實行計劃生育的國家。
同時,1985年以后,中國實際的出生率與16個比較國家的實際出生率越來越呈同一趨勢。如果我們以16個比較國家的平均出生率做參照,“計劃生育效益課題組”對中國期望出生率存在嚴重高估,在1990年高估幅度約17% ,1998年為29%,到2005年則高達45%。這已不能說是誤差,可以認為是一種錯誤。
由此可見,中國人口計生委高級官員所引用的“計劃生育30年或40年少生4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假想的“中國生育水平過高”得出,其依據(jù)僅僅是對計劃生育人口效益的十分簡單的估算。假想的生育水平越高,這個“效益”就越大。
而上述假設在現(xiàn)在看來,顯然存有很大的問題。通過比較這個假設的期望值與同期和與中國類似的國家真實出生率的實際變化,就不難看出這一點。除非我們認可中國人的生育理性遠遠不及韓國、土耳其、馬來西亞、或阿爾巴尼亞等國。而這一點根本無從證明。
上述研究結果,顯然缺乏相關學者、專家更嚴格的論證與討論,并對其來龍去脈做出詳細考證。在這樣的前提下,人口計生委相關領導就把其寫入“國家人口發(fā)展戰(zhàn)略報告”,并借以穩(wěn)定現(xiàn)行生育政策,并在國內(nèi)外大加宣傳,顯然是不妥的。
相關專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編輯:
hux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