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醞釀地方版大豆自救計劃 豆農惜售豆企停產
國產大豆再度告急
本報記者 楊仕省 黑龍江報道
5月25日,《華夏時報》記者獨家獲悉,黑龍江省農委、發(fā)改委、財政廳等部門正著手研究制定該省大豆產業(yè)發(fā)展振興規(guī)劃,以挽救該省接近崩潰的大豆產業(yè)。
國內大豆產業(yè)的困境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發(fā)改委、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近日聯(lián)合發(fā)文,要求各地嚴厲打擊各地哄抬農產品價格的行為。此前,大蒜、綠豆、玉米等農產品已被輪番爆炒。同樣是農產品,國產大豆的境況卻大相徑庭,其價格近來一跌再跌。
“現在大豆價格太低,賣了不賺錢?!惫枮I平房區(qū)平新鎮(zhèn)工農村豆農李銘說,現在村里的大豆存貨不少,大家等著價格上漲。肇東市郊區(qū)種糧大戶李輝高也向本報記者表示,當地一些農民正在放棄種植大豆,原因就是中國大豆的種植成本比美國高出30%,這導致國產大豆價格大幅高于進口大豆價格?!按蠖狗N植戶平均每戶只有1-2畝?!彼f。
正在忍受煎熬的不僅僅是豆農,黑龍江大豆加工企業(yè)的日子也不好過。在進口大豆的沖擊下,以加工國產大豆為主的黑龍江加工企業(yè)再次出現大規(guī)模停產。
豆企再度停產
“在哈爾濱,84家大豆加工企業(yè),目前能夠正常運轉的也不過四五家?!?黑龍江龍江福糧油有限公司(下稱龍江福)董事長宋勝斌這樣告訴本報記者。宋勝斌的企業(yè)便是少數沒有停產的企業(yè)之一。
《華夏時報》記者在哈爾濱平房區(qū)經濟開發(fā)區(qū)采訪獲知,該地的十多家大豆壓榨企業(yè)除一家外,其余全部停產。本報記者在其中一家停產的加工企業(yè)門外看到,該企業(yè)的大門緊鎖,廠區(qū)內雜草叢生,顯然已停產多日。
對于大豆加工企業(yè)大面積停產,國家糧食局的解釋是,春節(jié)前后我國進口大豆量多價低,影響國內豆價走低,從而也影響到了加工企業(yè)。據分析,2009年我國共進口大豆4255.2萬噸,比2008年增加511.6萬噸,而大豆到岸價則從3800-3900元/噸跌至今年的3500-3600元 /噸。
為此,發(fā)改委于2009年1月宣布給收購國產大豆的加工企業(yè)每噸160元的補貼,以拉平進口大豆與國產大豆的價差,但加工企業(yè)必須按照每噸3740元的價格收購國產大豆。不過,以按收購價不低于3740元/噸測算,扣除收購補貼160元/噸,原料成本為3580元/噸,而加工進口大豆的最低成本僅有3500元/噸,依然缺乏競爭優(yōu)勢。雪上加霜的是,加工企業(yè)獲得補貼的這一政策,從今年5月1日起將不再順延,國產大豆和進口大豆的實際價差進一步擴大,加工國產大豆的加工企業(yè)已無利可圖,大部分只能選擇停產。
加工企業(yè)大面積停產,直接導致黑龍江的大豆積壓增多。本報記者查閱的資料顯示,目前黑龍江省農民手中的存量大豆還有4.5億公斤。
種植面積逐漸萎縮
“大豆的耕種始于5月,但是今年農民的意愿不高,種植面積低于去年?!闭貣|市45歲的大豆種植戶劉彥在自家地里忙碌著?!斑B日的暴雨、暴風等災害天氣,拖延了大豆播種?!眲┍г沟?。
在黑龍江,今年大豆種植面積有多少呢?黑龍江省農委公布的數據是6500萬畝,但這比去年減少560萬畝,而去年又比2008年減少4%。劉彥告訴本報記者,他今年減少了大豆的種植面積,增加了玉米的面積。宋勝斌也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大豆種植面積減少了,而水稻和玉米的種植面積卻相應增加。
“水稻的收益比大豆高一倍?!眲┤缡墙忉屴r民棄種大豆的原委。黑龍江大豆協(xié)會提供的數據可以佐證這一觀點。黑龍江一畝水稻的產量是600-700斤,每斤1.2元左右,一畝水稻收入720-840元;一畝大豆的產量是220-230斤,每斤1.87元,每畝收入411-430元。
中國大豆產業(yè)協(xié)會常務理事陳彥貴表示,一邊是大豆加工企業(yè)嫌貴不收購,一邊是豆農嫌價格低不肯賣,因此“國家政策理應作出調整,以解其燃眉之急”。
相關專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楊仕省
編輯:
heq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