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財經》強震
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國內最值得尊敬的媒體《財經》雜志,近日陷入“強震”。先是9月底爆出大批經營人員“出走”,緊隨而至的消息稱,“一個月后采編將集體辭職”。
舊人未去,新人開招
《財經》的此次震動,讓不少業(yè)內人士覺得突然。然而,就《財經》內部而言,卻被稱作是“早有準備”。一名雜志的草創(chuàng)人員表示,三個月前就已經在準備了。
記者昨日在財經網上看到,大批量的招人已經開始,從駐站記者到資深編輯,不少職位后面閃著“new”和“hot”字樣。
雖然傳言已經被一而再地證實,然而昨日當記者與《財經》雜志副主編張進取得聯(lián)系后,其依然表示:“還不方便說?!?/p>
老東家中國證券市場設計研究中心的前身是“證券交易所研究設計聯(lián)合辦公室”,簡稱“聯(lián)辦”,是由9家全國性非銀行金融機構發(fā)起和集資成立,并得到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支持的非盈利、民間性、會員制事業(yè)單位。
十多年來,不干預采編權的合作模式,造就了《財經》雜志今日在業(yè)內的優(yōu)質口碑,長篇累牘的優(yōu)秀報道,使得“財經”成為一個令人尊敬的品牌。
在經營模式上,《財經》采用公司化管理,實行年薪制,更突出專業(yè)主義,這在全國媒體中都是先鋒。
震源在哪里
就職于《財經》的采編人員表示,《財經》的年廣告收入常常是上億的,然而盡管在年薪制實行后,《財經》采編人員的薪水卻與此并不成正比。
在如此環(huán)境下,胡舒立的《財經》團隊依然希望通過引進外部投資者改善股東結構,但是這一嘗試并未成功。
“最初是希望中信集團入股,中信集團也表示了意向,要求做大股東,‘聯(lián)辦’做小股東?!薄敦斀洝穬炔恳还歉扇藛T稱,”聯(lián)辦”開始也同意了,但隨著談判的深入,到9月下旬后,就徹底談崩了。隨之,部分經營團隊辭職。
不贊成胡舒立另立門戶的內部人士認為,已經辭職的經營團隊都是新進的,而且也沒有傳說的那么多,“一半吧,留下的都是老人,老人手上必然有一批固定資源。”
新老《財經》何處去?
“我們會注冊一個新的公司,財新有限公司。雜志的中高層成為公司的持股人,成為一份財經新聞周刊?!薄敦斀洝穬炔咳耸客嘎?,胡舒立將帶領她的《財經》團隊“還”讀者一本優(yōu)質的雜志。
確定的投資人也顯得實力雄厚,“李澤楷、厚樸投資的方風雷都將是股東。”
雖然按照計劃,“掛靠單位只提供掛靠資源,除了每年可以獲取一定的紅利外,在資金上并無發(fā)言權。而財新有限公司則引進多元化股份?!?/p>
胡舒立離開之后的“老財經”又會如何呢?一位堅持留下的老財經人對此表示樂觀,“會比以前更好,會走出一條更好的政經之路?!?/p>
趙佳月
相關專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作者:
編輯:
ro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