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評價周小川:中國最有能力的技術官僚(3)
- 素描
從知青到改革學者
周小川是中國央行第一個擁有博士頭銜的行長,他還曾兩次拿到中國最高經濟學獎——孫冶方經濟科學論文獎。
執(zhí)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央行十年,周小川過去十年一直是中外經濟人士關注的焦點。
有人將周小川與美國格林斯潘相比,因為兩者對經濟領域的影響力以及職責相似。也有人將周小川與英國凱恩斯相比,因為他們都是學而優(yōu)則仕,仕而不忘情于學。
從系統工程看經濟
周小川曾表示,“我的父母長期在工業(yè)部門從事經濟工作,受他們的影響,我從小就對經濟問題比較感興趣?!?/p>
周小川的父親周建南,曾任一機部副部長兼對外經濟聯絡總局副總局長,上世紀60年代曾組織編制機械工業(yè)科技發(fā)展規(guī)劃。
但他的人生在起始階段,與金融無關。
1972年,在“上山下鄉(xiāng)”四年后,周小川進入北京化工學院讀書。當時的周小川,對計算機、系統工程充滿興趣。
1978年,中國恢復研究生招生,周小川考上了機械研究院系統工程應用工業(yè)的研究生,師從中國工程界的老前輩嚴筱均教授。從此他開始以系統工程的角度觀察和研究經濟現象。
關于周小川對經濟學的研究,如果說有一個分水嶺的話,上世紀70年代末可能是一個轉折點。從那時開始,他進入對實質問題的研究階段。
從當時的大背景看,錢學森等一批系統工程專家建議,要運用系統工程解釋社會發(fā)展、人口以及經濟等問題。初出茅廬的周小川加入了這一行列。
也正是他這一跨領域的研究,對后來觀察和研究中國經濟提供了另一視角。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對周小川在這一時期的研究成果給予了較高的評價:“1979年至1980年,周小川曾構造了一個多部門動態(tài)發(fā)展的社會經濟仿真模型,并用于政策分析。周小川的結構分析一開始就突破了單純物質生產領域的傳統框架。他的這項工作及事后產生的論文,至今對學術界仍有啟發(fā)?!?/p>
最有能力的技術官僚
周小川是中國央行第一個擁有博士頭銜的行長,他還曾兩次拿到中國最高經濟學獎——孫冶方經濟科學論文獎。
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的經濟改革風起云涌,周小川一直以激進改革學者的面目出現。
1984年,當年的莫干山會議提出了價格雙軌制,當時尚在清華大學的周小川和樓繼偉合作,發(fā)表論文討論價格體系改革及其模型、價格規(guī)劃等。
1986年以后,周小川先后加入體改委、外經貿部,這一階段周小川參與具體經濟設計,在學術上也是高產階段。
周小川所著《走向開放型經濟》一書獲1994年度“安子介國際貿易著作獎”,論文《企業(yè)與銀行關系的重建》和《社會保障:體制改革與政策建議》分獲1994年、1997年度中國經濟學界最高榮譽獎“孫冶方獎”。
這一期間周小川的研究涉及外貿體制、企業(yè)經營管理、價格決策、政府職能與管理設計等。
其中1993年,吳敬璉和周小川聯合署名的《對近中期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整體性設計》中,其中提及,“中央銀行今后只負責掌握貨幣政策和對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監(jiān)管;中央銀行應在宏觀管理上強化對利率杠桿和利率為基礎的見解調控工具的運用;專業(yè)銀行盡快實現向商業(yè)銀行轉軌……”。
這次改革建議最終在周小川自己執(zhí)掌央行時才得以實現。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傷多人被擊斃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頻道推薦
商訊
48小時點擊排行
-
2052232
1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992987
2杭州某樓盤一夜每平大降數千元 老業(yè)主 -
809366
3期《中國經營報》[ -
404290
4外媒關注劉漢涉黑案:由中共高層下令展 -
287058
5山東青島住戶不滿強拆掛橫幅抗議 -
284796
6實拍“史上最爽職業(yè)”的一天(圖) -
175136
7媒體稱冀文林將石油等系統串成網 最后 -
156453
8養(yǎng)老保險制度如何“更加公平可持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