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自我傷害 新生代農(nóng)民工為何總上演“絕戀”
廣州市白云區(qū)鶴邊經(jīng)濟聯(lián)社,那間復膜紙品廠因“使用童工”已被查封,19歲男工阿仙(化名)與17歲的女工阿榮(化名)結識于此、戀愛于此、分手于此、殞命于此。
民工阿仙的悲劇不是孤例。去年9月,26歲的四川宜賓民工小洪,因第四任女友與其分手,在羅定市太平鎮(zhèn)一旅社里揮刀自殘;今年4月28日,26歲的廣西民工小李,因前任戀人小吳嫁于他人,在小吳住所殺害該女子后自盡。
新生代農(nóng)民工難道就找不到愛的生路?
3起自我傷害愛情悲劇
他們是農(nóng)民工二代,出生于上世紀80年代、90年代,如今正處于血脈賁張的青春期,他們渴望愛情,他們渴望城市里的愛情。
與老一代農(nóng)民工比,新生代農(nóng)民工更敢愛;與老一代農(nóng)民工比,新生代農(nóng)民工更怕失去愛。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引用泰戈爾的詩說明“愛情對于新生代民工的意義”———“愛情的可貴就因為它能使沒有價值的人享受到它的慷慨”。
夏學鑾認為,新生代民工難于從城市收獲認同感,糾結于“城鄉(xiāng)夾心層”的身份焦慮,心靈始終無處安放,但愛情可以使一貧如洗的新生代農(nóng)民工情侶收獲“擁有整個世界”的感覺。
也因為如此,他們的愛情或更致命。一旦失去愛,那份彌足珍貴的自我認同也隨之消弭,于是因愛生恨,釀成悲劇。
主角:26歲盲人按摩師第四任女友與其分手后,他想不開就在旅社自殘
小洪全名洪揚藝業(yè),四川宜賓人。他9歲那年,其母不堪家庭暴力,離家出走;18歲那年,小洪跟親戚學會制作鞭炮,欲以此為生,父親讓他拿火藥去炸田間的石頭,小洪賠上了雙眼。2002年,盲人小洪學會生活自理后,參加了宜賓殘聯(lián)組織的培訓,成為一名按摩師。一年后,他經(jīng)朋友介紹,到廣州務工。
打工不久,小洪戀愛了,但先后4任女友都沒能跟他走下去,小洪說,那些女人跟他分手都是因其“性無能”。第4任女友跟他分手后,他自覺尊嚴掃地,“沒了再做男人的底氣”。
去年9月4日,小洪到羅定市太平鎮(zhèn)第4任女友的老家,試圖挽回感情,但女孩不答應。當晚,在太平鎮(zhèn)的一間小旅館里,洪揚藝業(yè)揮刀自殘。
主角:17歲同性戀者父母反對并限制其自由,他聲稱生不如死
17歲男生小潭是同性戀者,但其父母(增城某制衣廠工人)無法認同兒子“離經(jīng)叛道”的戀情,不能說服小潭與男伴阿偉分手,便開始限制小潭的人身自由。
他5歲那年,父母離開了四川達州老家,南下廣州打工,小潭與爺爺奶奶留守四川。2007年7月,小潭初中畢業(yè)后,也到了廣州,成為進城務工民工的一員。
小潭讀中學期間曾暗戀一名男生,到廣州后,他看了很多書,“全面”了解了什么是同性戀。比照自己的行為特征,他確定了自己的“同志”取向。今年2月,小潭與男伴、19歲湖南衡陽民工阿偉認識20天后,向家人宣布自己的同志取向。
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從沒聽說“男人會愛上男人”,無法說服小潭與阿偉分手,從2月28日起,小潭只要外出,母親就會跟蹤,3月4日,父親開始限制小潭外出。
“我已經(jīng)成年了,我可以獨立,他們不讓我見阿偉,我就死給他們看”,小潭為追求自由戀愛的態(tài)度堅決。
主角:19歲失戀者分手后他到女友宿舍縱火,致3死1傷
復膜紙品廠因“使用童工”已被查封,19歲廣東英德男工阿仙與17歲湖南溆浦女工阿榮結識于此、戀愛于此、分手于此、殞命于此。
記者了解到,2009年11月,阿仙與阿榮開始戀愛。12月30日,復膜紙品廠工人聚會慶祝元旦,席間,阿仙公開了兩人的戀情。但是經(jīng)歷了三四次分分合合后,今年3月底,兩人100多天的愛情走到了盡頭。分手后,阿仙心有不忿,常借酒澆愁。
今年4月26日是阿榮的生日,她特意請了一天假,與朋友們一同慶祝,但沒有邀請阿仙。當晚,阿仙攜易燃液體闖進阿榮的宿舍縱火,他與阿榮同歸于盡。同宿舍的另兩位女工阿珍、阿婷被殃及,雙雙被燒成重傷。阿珍送至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后不治,阿婷現(xiàn)仍在廣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治療。
他們?yōu)楹螑鄣阶呦蚪^地?
家庭成因
父母缺席致孩子心理病變
廣東省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常務理事、廣州市白云心理醫(yī)院院長王德民認為,青少年心理成長階段,家庭不當?shù)慕逃绞?會造成青少年心理病變。研究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愛情悲劇,應關注其成長環(huán)境。
新生代農(nóng)民工多為曾經(jīng)的“留守兒童”,他們的成長階段缺少父母的關愛,缺少正常的家庭教育,他們也因此缺少安全感,情感脆弱,心理任性、敏感、自我、自卑等。
夏學鑾以洪揚藝業(yè)為例說明親子關系的重要性。小洪自殘,與他失戀有關,但也應歸因于他的家庭教育,歸因于他缺席的母親和其具有暴力傾向的父親。
社會成因
新生代農(nóng)民工缺少認同感
夏學鑾認為,新生代民工與城市青年一起接受了城市化、商業(yè)化浪潮的洗禮,他們與城市的物質消費“如膠似漆”,卻依舊難于從城市收獲認同感。
愛情似乎成為新生代農(nóng)民工抵御社會壓力、獲得社會認同的靈丹妙藥,也因為如此,他們的愛情更致命。
王德民也認同新生代農(nóng)民工的心理問題與他們處于市民、農(nóng)民間的尷尬地位有關。他認為,某部電影配樂里所唱的———“愛你愛到不怕死,但你若劈腿,就去死一死”,影響了新生代農(nóng)民的愛情觀,讓他們曲解了愛情與生命的關系。
自身原因
容易產(chǎn)生挫敗感或逆反心理
王德民以縱火民工阿仙為例,指出除家庭、社會原因,新生代農(nóng)民工自身也存在問題。他認為,阿仙縱火的犯罪目的明確,由此推測,此前他與受害者阿榮存在沖突,這些沖突是縱火的誘因,但縱火的行為卻反映出阿仙自身的心理缺陷———他受到外界刺激后,因為承受能力低,無法進行自我調節(jié),產(chǎn)生了任性、偏執(zhí)、沖動、敏感多疑等負面情緒,這些情緒最終驅使他走上了絕路。
阿仙的心理缺陷代表了新生代民工的共性———與父輩比,他們更脆弱、更敏感、更任性、更自我,遇到困難,他們更容易產(chǎn)生挫敗感或者逆反心理。
如何放愛一條生路?
應學會與家人溝通
中國性學會理事、中國首部同性戀理論專著《同性愛》的作者張北川教授了解同性戀者小潭的經(jīng)歷后,指出家長應該包容同性戀的孩子,但他也強調,小潭的自殺決定是幼稚的,即便其目的是追求自由、追求愛。張北川建議,同性戀者的愛情若遭到家人的干預,應該學會與家人溝通,向家長講解同性戀的知識,去說服他們,而不是逃避或者自暴自棄。
城市應尊重他們
《中國式民工》一書的章節(jié)里曾講到一個細節(jié):公交車上,一位農(nóng)民工給懷抱小孩的城市媽媽讓座,這位女子心安理得地入座,沒有一句感謝。該書作者、“民工作家”周述恒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曾說,農(nóng)民工群體雖然卑微無助,卻也堅強單純,他們蜷縮于現(xiàn)代都市的各個角落,為城市、為他人家鄉(xiāng)的改變嘔心瀝血,他們渴望被城市真正接納,渴望社會認同,但卻每每得不到應有的尊嚴。
白云心理醫(yī)院院長王德民還建議,應在公共場合多做一些面向農(nóng)民工群體的心理咨詢活動,指導他們?nèi)绾涡棺约旱呢撁媲榫w,建立正確的婚戀觀。社會各界應主動承擔責任,提高對新生代農(nóng)民工犯罪及心理問題的關注。
自身應擺正愛情觀
夏學鑾認為,除了外界幫助,新生代民工自己也要加強修養(yǎng)、端正態(tài)度。他指出,青年農(nóng)民工要努力學習文化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質和科學素質。要擺正個人與社會、索取與付出、創(chuàng)造與享受的關系,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愛情觀。
南方日報記者鐘鍇實習生王巧愛吳曉彭
相關專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鐘鍇
編輯:
hanf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