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陡現(xiàn)悖論
準備金率上調后,信貸萎縮、股市下跌、外匯占款持續(xù)增加等推動資金往本就充裕的銀行間市場持續(xù)轉移的因素還未消失,貨幣市場利率卻已明顯走高——資金面正呈現(xiàn)短期悖論。
5月18日,隔夜回購定盤利率(FR001)收于1.55% ,7天回購定盤利率(FR007)收于1.75%,F(xiàn)R001已從4月底的1.30%附近飆升了25個BP,F(xiàn)R007則從4月底的1.60%附近上升了15個BP,同期限SHIBOR利率表現(xiàn)類似。
事實上,自春節(jié)前后隔夜和1周SHIBOR利率達到高點2.5%和2.7%附近后,短期資金利率一直處于回落盤整態(tài)勢,但5月初開始,一波明顯的上升行情出現(xiàn),與目前所謂“流動性充裕”的局面差異明顯。而中長期資金面上,1年期央票收益率已經連續(xù)16周持平。
5月18日,央行發(fā)行1年期央票200億元,沒有進行正回購操作,在到期資金950億資金的情況下,回收流動性的力度明顯溫和。
那么,這是準備金利率上調導致的暫時現(xiàn)象,還是流動性根本逆轉的前奏,抑或僅是資金融出行趁機“漫天要價”?
短期拆借成本上升
上周(5月10日-14日),央行結束連續(xù)11周的資金凈回籠,轉而凈投放資金1520億元,不過5月10日存款準備金繳款又回籠資金3000億,因此央行當周仍然實現(xiàn)了資金凈回籠。
同時,當周發(fā)行了2期國開行債,共300億的發(fā)行規(guī)模受到了621億資金的追捧。當時交易員紛紛表示,市場流動性仍十分充裕,并沒有明顯受到準備金利率提高的影響。
不過,短期回購和拆借利率的上升卻一直從4月底持續(xù)到了本周,這顯示局部流動性正在吃緊。
由于部分中小銀行上繳存款準備金利率的寬限期從5月15日順延到了17日,因此17日下午仍有不少機構出來報價融入資金,當日隔夜回購利率上漲5個bp。
18日,情況則有所緩和,隔夜回購利率只上漲了1個多bp。當日也沒有出現(xiàn)銀行到下午還到處找錢的狀況,融出方報價比較活躍。
一位交易員告訴記者,不同銀行的存貸比和流動性情況不同,當前仍然有部分機構的資金面受到準備金繳款的影響。國內大行一直在定價方面占據(jù)主導位置,以往的情況是如果大行提高拆出報價,流動性充裕的情況下,利率仍會降下來;如果流動性趨緊,高利率則會維持一段時間。
“因此,目前的短期回購利率走高,一方面有大行提高融出要求權的因素,一方面部分機構的資金需求也在支撐?!币患夜煞葜沏y行的債券分析師表示。
不過記者了解到,5月份以來,資金需求方除了傳統(tǒng)的中小銀行機構外,券商在此期間較為集中進行質押回購也是主力之一。
5月18日,一家券商的交易員表示,由于預期債券價格繼續(xù)上行,該行近期拆入了較多資金進行回購“養(yǎng)券”,不過倍數(shù)已比高峰時期下降,比如20億元放大到30億-50億左右,期限也一般在7天。
結構性逆轉
在市場資金面寬與緊的判斷上,第一創(chuàng)業(yè)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王皓宇屬于多頭方。他認為,目前流動性的局面仍然可以用“非常寬松”來形容。雖然年初以來,就不斷有機構以加息等各種因素唱空債市,不過債市多頭局面短期不會改變。
“目前三年期央票的發(fā)行利率在下降,二級市場利率已經降到2.66%附近。”王皓宇預期,如果三年期央票的利率下降到2.5%附近,才可言流動性逆轉和債市下降走出了第一步,而這一步到來,可能要2-3個月時間。
另外,記者從一些貨幣基金處了解到,前期基金拆出資金比較活躍,但現(xiàn)在不少基金都已經轉向買債,由于貨幣基金是交易頗為活躍的一支力量,被市場人士解讀為繼續(xù)看多債市的重要表現(xiàn)。
不過,無論多空,多家受訪機構人士都認為,銀行的超儲率已從2009年平均的3%下降到了3月末的1.96%,4月份以來則是繼續(xù)下降,流動性充裕雖然短期內整體不會改變,但今后類似短期回購利率上升等情況將會多次在不同領域發(fā)生,顯示流動性會發(fā)生逐步的結構性變化。
交易員告訴記者,除了近期回購和拆借成本上升外,流動性局面后期還會發(fā)生其他結構性的變化,比如短融市場利率的率先回升,之后帶動中長期市場的收益率回升,最終整體實現(xiàn)多空翻轉。
國海證券相關人士認為,流動性改變會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如果短期資金成本上升,最先會牽動中短期品種的收益率回升,但多空還有一個多輪博弈的過程。
比如,本周將發(fā)行高等級的50億中石油中期票據(jù),如果受市場追捧,則說明此輪短期資金成本上升是一個短期現(xiàn)象,如果市場反應平淡,則資金吃緊可能成為一段時間的趨勢。
相關專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徐永
編輯:
ro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