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退休干部促成二次房改聯(lián)名議案 “院外游說”悄然萌芽
葉楓 “這是一個微妙的杠桿的兩端”。 這一端,是孱弱的61歲老人李明,那一端,是宏偉大理石廊柱支撐的國家最高立法殿堂。 并且,當全國“兩會”在本月初開幕時,李明已經(jīng)離開北京返回遼寧老家。 但是,每年連“兩會”代表駐地都難以接近的他,自有辦法在“兩會”的討論廳里發(fā)出他的聲音,推動他的住房保障夢想變?yōu)楝F(xiàn)實。 3月2日,李明在大連家中收到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后發(fā)來的回信。后者在信中承諾將在本次“兩會”上把李明提出的“二次房改”建議寫成議案遞交。 隨后幾天,他又陸續(xù)收到遲夙生、何仁春、沈健等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發(fā)來的回信。甚至全國人大財經(jīng)委副主任委員、原山東省省長韓寓群也讓秘書打來電話,對李明提出的“二次房改”構(gòu)想表示支持。 “雖然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至今沒有給我回信,但是我感到社會各界力量推動下,這個事情已經(jīng)看到希望了?!?月8日,李明對本報記者說。 靠著每天堅持寫20-30封信,3年間前后向全國各級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們投遞了數(shù)千封信件,李明終于吃力撬動杠桿那一端的國家立法機器,使后者開始朝著自己的愿望轉(zhuǎn)動。 這位理想主義者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外持續(xù)數(shù)年的活動,使自己的角色越來越接近于代議制民主框架下的一個衍生品——“院外游說者”。 在英文中,這一角色通常被稱為lobbist,接近于單詞lobby(走廊),最初指的是那些在國會和政府大樓走廊上行走的職業(yè)游說人士。 “院外游說”似乎正在中國民主政治的走廊上悄然萌芽。未來將會有多少像李明這樣的人走到杠桿的這一端,以多大的力量撬動那座神圣殿堂里的國家機器? “庶民的勝利” 2010年初春的人民大會堂內(nèi),李明的活動成果隨處可見。 3月6日下午,在全國十一屆三次會議浙江代表團開放日上,首次“跨界”提出住房保障議案的飲料生產(chǎn)商宗慶后被記者們團團包圍。 宗慶后在這次提出的一份議案中,建議“改革供地方式,進行二次房改”。他呼吁政府要將每年住房建設計劃分為保障性住房、公共性住房和商品房三類。其中公共住房是“定地價、定建房標準、定稅費率、定5%利潤率、競房價、競建設方案、綜合打分高者得”的方式進行土地出讓。最終形成政府、開發(fā)商和社會企業(yè)合作建房三種力量參與的住房“三三制”,以解決人民的住房保障問題。 這一建議目前已征求到30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協(xié)委員的聯(lián)合簽名,準備聯(lián)合遞交議案給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 與此同時,十一屆人大代表、九三學社齊齊哈爾市委員遲夙生也在加緊行動提交關于“二次房改”的聯(lián)合議案,現(xiàn)已征集到了30多名人大代表的參與。 看著由自己創(chuàng)制和反復宣講的“二次房改”、“住房三三制”這些理念成為本次兩會會場上的熱詞,遠在大連家中的李明充滿了成就感。 “直到今天,我第一次感到了這個事情有了希望,這是庶民的勝利!”李明以欣喜的語氣對本報記者說,“我的二次房改建議不再被稱為烏托邦”。 更讓他高興的是,今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保障居民住有所居。 而在全國“兩會”召開前夕,重慶市又率先提出了公共租賃房建設規(guī)劃,大規(guī)模擴大保障范圍。 “重慶提出來的,房價收入比達到6.5倍的家庭,即可享受到政策住房的覆蓋,正是我所倡議的‘三三制’房改的核心?!崩蠲髡f,如果重慶稱為第一個擴大公共性住房建設的地方政府,有理由相信會出現(xiàn)第二個、第三個這樣的城市。 擊破堅冰的背后,是李明在兩會會場外持續(xù)3年的奮斗。
相關專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
|
鳳凰獨家點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