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型通脹壓力顯現 五大機構熱議5月行情
準備金率年內第三次上調,史上第二次發(fā)行50年期國債,美元指數本世紀第三次月線五連陽,油價金價創(chuàng)年內新高,周邊股市頭部初顯
五一節(jié)前,滬深兩市大盤走勢相當嚴峻,不僅周線雙雙四連陰,且上證指數日K線部分封閉2009年國慶節(jié)后的跳空缺口,而深成指該缺口已完全封閉。盤中個股普跌嚴重,先是銀行股、地產股領跌,后有小盤股補跌,有些個股甚至出現連續(xù)跌?,F象,恐慌情緒有所蔓延。而五一節(jié)的短短三天假期中,基本面頗不平靜,對馬上到來的5月行情會有哪些影響?難道投資者要等待“五窮六絕七翻身”嗎?
準備金率上調+50年期長債發(fā)行 流動性收緊雙招齊發(fā)
5月2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從5月10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農村信用社、村鎮(zhèn)銀行暫不上調。至此,大型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已升至17%,中小金融機構維持13.5%不變。這是中國央行年內第三次上調準備金率,距17.5%的歷史高位僅有一步之遙。
專家認為,央行此舉主要是防范資產泡沫、通貨膨脹及經濟過熱風險。央行再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在意料之中,屬于正常的流動性管理。自國務院公布針對房地產調控的“新國十條”后,對房地產的貸款將受到嚴格控制,這使得銀行可以融出的資金將增加,此前央行已在公開市場連續(xù)10周實現凈回籠,累計凈回籠資金量已達11000億元。外匯占款持續(xù)上升,加上地產調控政策使資金從房地產行業(yè)流出,將加大央行資金回籠壓力。
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與資本市場的表現密切相關。2010年,央行前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滬深兩市均出現下跌。1月12日上調存款準備金0.5%后,上證指數更是大跌3.09%。那么此次調整,對已跌跌不休的A股市場會造成怎樣影響呢?業(yè)內人士分析,受沖擊最大的當屬房地產行業(yè),股市短期也可能出現調整。同時,收縮流動性對于目前資金并不充足的證券市場而言,可謂雪上加霜,5月4日有可能再次出現下跌局勢。不過也有樂觀人士表示,調整準備金率屬于中性偏利好型的消息,調整準備金率雖然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流動性,但也說明了最近不會加息,進一步減輕加息的預期。
另外,根據中央國債公司數據統計,4月份發(fā)行記賬式國債7期共計1582.9億元,其中,記賬式附息國債4期1132.3億元,包括5年期固息債280.4億元、20年期固息債280億元、7年期固息債305.2億元及1年期固息債266.7億元;記賬式貼現國債3期450.6億元,包括91天期品種142.5億元、273天期品種158.1億元以及182天期品種150億元。
根據財政部計劃,5月份將發(fā)行記賬式國債6期,其中貼現國債2期,分別為273天期和182天期品種;附息國債4期,包括10年期、5年期、50年期和7年期各一期。財政部曾于2009年11月27日首度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fā)行200億元50年期國債,中標利率4.3%;此次是我國第二次發(fā)行50年期國債,對流動性的進一步回收可見一斑。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沈 明 張 穎
編輯:
lanl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