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巖石:B股出路何在
⊙金巖石 ○主持 于勇
B股市場暴漲,今年以來累計漲幅高達107%,遠超同期上證指數(shù)近67%漲幅和滬深300指數(shù)近88%的漲幅。從投資人的角度看,B股市場有“三怪”:一是來歷不明,當初不知為何要設立這個市場;二是功能不全,只有投資功能沒有融資功能;三是量能不穩(wěn),市場交易量的縮放,來如錢塘潮涌,退如宇宙黑洞。據(jù)說當初設立這個市場是由于外匯短缺,若果真如此,現(xiàn)在外匯儲備過多就應該關掉了;也有人說當初純粹是個改革試點,那么試了這么多年也該結(jié)束了。
經(jīng)濟學的哲學基礎是存在即合理,既然已經(jīng)存在了,投資人就會承認B股市場的合理性。但由于市場的功能不全,B股市場就像一個長不大的孩子總離不開父母的呵護,還會生出些意想不到的怪癖。比如現(xiàn)在,有人借著人民幣升值的預期炒一把,有人接著“國際板”概念炒一把,還有人是因為有錢呆在香港閑得無聊炒一把,說來說去就是一個“炒”字,似乎除了“炒作”之外沒什么正經(jīng)事兒。所以,B股今年雖然已經(jīng)漲了一倍以上,依然有人說它是“價值洼地”,還在尋找下一輪炒作的題材。在我看來,B股市場最近的上漲動力主要來自于國際游資積聚香港,伺機豪賭人民幣升值,客觀上對中國政府調(diào)整匯率政策構成了壓力。
B股市場的存在扭曲了上市公司的估值體系,對于同時掛牌A/B兩市的公司而言,公司等于有兩個市值,而且彼此相差甚遠。以深赤灣為例,B股現(xiàn)價折合人民幣11.63元,A股現(xiàn)價15.12元,比B股的價格高出30%。從上市公司的角度看,B股就像一個“拖油瓶”,若深赤灣公司計劃在A股增發(fā)股票,B股價格無形之中就會影響該公司的A股定價。在B股沒有融資功能的條件下,多數(shù)上市公司都會考慮擇機撤出B股市場,若現(xiàn)在對上市公司做一次問卷調(diào)查,選擇退出B股市場的意向所占比例一定會很高。
B股市場的出路何在?有兩種選擇:或者升級或者關閉。投資和融資是股票市場的兩大基本功能,只有投資功能而不能融資的股市,就好比發(fā)了結(jié)婚證卻不給孩子發(fā)準生證一樣,上市公司和投資機構之間的利益不對稱,早晚會分家。選擇關閉B股市場是一個制度性的改革,所以長期懸而未決。那么,B股市場關閉主要難在哪里呢?難在如何面對B股投資人的利益,難在如何解決三個字:停,并,轉(zhuǎn)。
關,就是集體主動退市。已上市的股票停止交易必須經(jīng)過投資人的同意,最簡單的方法是回購退市,也就是要與投資人談判回購價格。由于兩市掛牌公司的A股價格多數(shù)高于B股價格,退市回購若以A股現(xiàn)價為參考就是“高價”回購。若不選擇回購,可以有另外兩個選擇:(1)有條件并入A股;或(2)直接對價轉(zhuǎn)為A股。無論是“并”還是“轉(zhuǎn)”,在現(xiàn)行外匯管理體制下都將面臨境外投資人進入A股市場的準入問題。雖然A股市場有了外資進入的通道,即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人,但B股投資人的絕大多數(shù)都是不合格的投資人,這就構成了關閉B股市場的體制性障礙之一??梢灶A料,伴隨著中國A股市場對外開放度的提升,這個體制性障礙將逐漸弱化,也就是說,B股市場關閉的時間表難以確定:一要等待A股市場對外開放度的提升,二要等待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
關!?!ⅰD(zhuǎn),如果這是未來B股市場的終點,就等于提出了一個新的改革——中國股市A/B分置的改革。隨著A股市場的股權分置改革接近完成,隨著人民幣的國際化逐漸升級,中國股市將無需A/B分置,這將是繼股權分置改革順利完成之后的另一個改革。有了股權分置改革的成功經(jīng)驗,股市A/B分置的改革會更加順利,更加圓滿。
相關專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nèi)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nèi)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于勇
編輯:
liz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