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蕩20年:風流人物(2)
趙丹陽:與“巴菲特”共進午餐
江湖人稱“私募教父”的趙丹陽,1994年出國,從事投資和貿易,1996年進入國內證券業(yè),從事風險投資。后加盟國泰君安(香港)公司,負責管理客戶委托的資產。
2002年趙丹陽開始籌辦“赤子之心中國成長投資基金”,于2003年1月16日正式配售并開始投資運作。目前趙丹陽還擔任深國投·赤子之心(中國)集合資金信托投資顧問投資總監(jiān)。曾經開過公司的趙丹陽感覺,做投資并不比做實業(yè)更容易,一個基金經理必須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上并沒有那么容易賺到的錢。證券市場的每一分錢都必須用心去獲得。而如果一個基金經理不知道一個企業(yè)是如何運作的,他就無法判斷它是否值得投資。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做企業(yè)如此,做投資亦然。
為了杜絕自己的投資打水漂,趙丹陽花大量時間調研上市公司,據他的朋友介紹,他在判斷公司投資價值方面很有一套,他也坦言自己是在用懷疑一切的眼光來研究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希望將紙面的東西看透。
趙丹陽以投資理念嚴格追隨巴菲特而著稱。2008年,他以211萬美元競得與股神巴菲特午餐的機會。
楊百萬:早期“草根英雄”
楊百萬,真名楊杯定,第一代股市草根英雄,由于其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通過金融市場發(fā)家致富成了百萬大戶,因而人稱“楊百萬”,成為當時標桿式人物,激發(fā)出普通市民的財富夢。“股市不倒翁”楊百萬自1988年投身于國庫券交易,1990年進入股票市場,風風雨雨走過20年。作為滬深證券市場的最早參與者,實踐者和見證者,楊百萬在證券市場擁有許多“第一”:第一個從事大宗國庫券異地交易的個人,第一個到中國人民銀行咨詢證券的個人,第一個個人從保安公司聘請保鏢,第一個主動到稅務部門咨詢交稅政策,第一個聘請私人律師,第一個與證券公司對簿公堂,也是第一個作為個人投資者被大學聘為教授。
楊百萬成名之后,國外有媒體評論他進入國債市場和股票市場,是具有超前的金融意識,但他更直截了當地對記者說,不是先知先覺,不是超前意識,簡單地說,就是生活所迫而已。是金融市場改革開放的好時機,給了楊百萬,以及像楊百萬那樣的普普通通的中國人,有了投資獲利的可能。
成思危:中國風險投資之父
與其說他是位官員,不如稱其為經濟學家來得更貼切。他為我國新興的風險投資業(yè)做出的杰出貢獻,奠定了他“中國風險投資之父”的地位。
現任中國軟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中國管理現代化研究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院長,華東理工大學名譽校長,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南開大學等院校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對于這些年來自己在推動風險投資和創(chuàng)業(yè)板市場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成思危仍然堅持認為,自己只是一個既積極又穩(wěn)妥的促進者。他謙虛地表示,自己只是中國風險投資事業(yè)的積極倡導者和推動者,大家不必將他推到神臺之上。
龔方雄:神奇的市場預測
令龔方雄“紅得發(fā)紫”的是其提前市場半年準確預測出國家4萬億元投資。
龔方雄現任摩根大通中國區(qū)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及首席經濟師。龔方雄在加盟摩根大通之前任職于美國銀行長達7年,并于近期在該行任首席策略師以及全球貨幣、信貸和利率市場研究部聯席主管一職。在此之前,他曾于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擔任經濟師,其職責包括向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提交研究報告及政策建議。
摩根大通中國區(qū)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師,負責統(tǒng)籌摩根大通中國區(qū)的信貸利率市場、證券及經濟研究工作。翻開龔方雄先生的簡歷,他擁有美國沃頓商學院金融經濟學博士學位、費城坦普爾大學物理學碩士學位,以及北京大學運籌學及經濟學碩士學位以及物理學學士學位。如此多的光環(huán)難免讓他的話在中國金融 界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更多數據,請訪問鳳凰網財經數據中心(http://app.www.dali56.com/data/)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編輯:
robo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