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周報執(zhí)行主編 羅周
海普瑞的問題不是財務問題。海普瑞的問題是公司和市場兩種情緒相互排斥的問題,以及投資人與高盛的對立問題。海普瑞需要極大的勇氣來正視它,改善它。
我不談它的股價。只想一個本質性的問題——投資人為什么對賺12億凈利潤的公司如此漠視呢?要知道,海普瑞的市盈率只有達安基因的1/1.91和有沃森生物的1/1.57。它的42.41倍市盈率排在151家生物醫(yī)藥公司的100位。
它更深層次是什么問題呢?
2010年年報的分配預案是:公積金10轉贈10股,10股派發(fā)現(xiàn)金紅利20塊。怎么看待這個問題呢?
一個最直觀的結論:高盛這個洪水猛獸更加洪水猛獸了——它持有11.25%的4500萬股變成了9000萬股——分配預案前,高盛的實際初始成本是3964萬,2008年分紅后,約等于每股成本0.736元——現(xiàn)在分配預案后,高盛每股成本等于-0.632元。它假如解禁套現(xiàn),接盤資金需要60億以上。
可以想象兩個結果——一是高盛走,機構誰敢去做墊背人;二是高盛不走,誰愿與它共舞。這是一個相當矛盾的局面。據(jù)我掌握的信息,海普瑞本身并不愿高送配,而是股東的強烈要求——這種強烈要求更多就來自于高盛。
對于一個長期跟蹤海普瑞研究者來講,我最擔心的問題是——這個高轉贈及分紅政策,完全堵死了新投資人進入海普瑞的成長空間。沒有新的股本擴張空間和想象力,可以得到投資人的認同嗎,這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這是海普瑞披露積極分配政策后,市場和價格、機構冷漠的首要因素,也是決定性因素——很多投資人在觀察高盛怎么走,賺多少錢走。
第二個情況是,海普瑞2008年凈利潤1.61億,2009年8.09億,2010年12.09億。那么,2011年,它又該是多少呢?如果按照30%的增長,2011年凈利潤要達到16億左右,2012年要達到21億。
請想一想,要達到這個指標,按海普瑞目前產(chǎn)業(yè)寬度及核心競爭力,壓力不會很小。但如果達不到每年30%的增長,增長停下來的那一天,就是被質疑、被查祖宗八代和清算歷史賬的那一天。
這一天會到來嗎?我想是的。
你要知道,促成海普瑞2010年凈利潤增長近50%并非來自于新業(yè)務和產(chǎn)能增量,而是由產(chǎn)品價格由2009年肝素納產(chǎn)品從每公斤6429美元增長到2010年10473美元而產(chǎn)生的。價格波動的不確定性,就是海普瑞的不確定性。
第三個情況是,海普瑞的賬面上仍躺著幾十億的資金,它怎么把這些錢花出去而構建更大的產(chǎn)業(yè)競爭力和解決更長遠的問題?海普瑞沒有拿出完整的系統(tǒng)性戰(zhàn)略規(guī)劃。至少沒有向市場傳達明確的信息。
海普瑞在想海普瑞的事,投資人在想投資人的事——就像是一堵厚厚的墻,一邊是海普瑞,一邊是投資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wǎng)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