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風暴 誰是最大贏家
《投資者報》記者 劉秀麗
一個月以來,市場上以3G、物聯網為啟動點的電子信息板塊上升勢頭迅猛,并有進一步上漲空間。國家戰(zhàn)略持續(xù)支持以及行業(yè)超景氣跡象明顯等利多支持,能否讓這一板塊繼續(xù)釋放利好?
《投資者報》記者就3G、物聯網以及整個電子信息產業(yè)在2010年的發(fā)展趨勢,專訪了東興證券王玉泉、東莞證券王珂英和聯訊證券韓旭等3位行業(yè)分析師。
物聯網:
《投資者報》:如何看待2010年物聯網的發(fā)展趨勢?
王玉泉:我有一個觀點,2010年物聯網的標準、技術和應用是相輔相成的,互相發(fā)展的。標準目前國家正在緊鑼密鼓地制定,應用會慢慢普及,向各個行業(yè)去滲透,然后是技術,如果說技術分為五步走的話,現在處于第二步,處于完善過程。
《投資者報》:相關A股受益公司有哪些?
王玉泉:現在比較看好的是南天信息。實際上,市場上能反映互聯網概念的公司非常多,有20多家,這樣也可以把遠望谷和新大陸算上。這是因為在這一、兩年就可以看到業(yè)績有變化的,不是很多,也就是三五家公司。
《投資者報》:考慮到業(yè)績釋放的速度和股價估值水平,哪些公司值得重點關注?
王玉泉:有些公司雖然有業(yè)績,但是因為估值水平已經很高了。綜合考慮來看,雖然航天信息與物聯網關聯度不高,但估值水平低,物聯網這一部分帶來一小部分業(yè)績,就會影響股價的評級。因此,給予航天信息強烈推薦評級。
運營期有利3G運營商
《投資者報》:如何看待3G的發(fā)展趨勢?
王珂英:2010~2011年,3G通信建設高峰期將結束,進入平穩(wěn)增長期。這兩年將由通信建設進入運營階段,與運營相關的上市公司將迎來受益始點。
《投資者報》:有機構認為,近兩個月來,3G相關上市公司股份上升幅度較大,提前把2010年利好釋放,您是否認同這種觀點?
王珂英:我們認為,這不是提前釋放。上市公司的股價走勢,不管是通信行業(yè)還是其他行業(yè),一般都是提前半年釋放利好。因此,現在3G板塊上漲是正常的反應,是對半年后業(yè)績利好的正常釋放,資本市場的指標一般都會領先實體經濟。
《投資者報》:如果目前3G由建設期進入運營期,哪些上市公司值得重點關注?
王珂英:雖然國內3G由建設期進入運營期,但像中興通訊在國內市場份額逐漸擴大,海外市場份額也在不斷擴大。在海外,中興通訊不但進入東南亞等新興市場,還進入歐洲和北美等傳統(tǒng)市場。目前在運營商方面,基站的建設已經基本結束,主要是在帶寬擴充和后續(xù)的測試以及網絡優(yōu)化方面,所以比較看好這方面移動設備的投入。比較看好三維通信和中創(chuàng)信測,這兩家公司的受益始點逐漸到來。
除此之外,還看好烽火通信和中興通訊,主要體現在光通信方面。其中,光通信的啟動和爆發(fā),對烽火通信的拉動最大。而移動通信是以這樣的一個順序發(fā)展的,先是基站、光纖投入,再是測試和網絡優(yōu)化,然后就是運維支撐,最后就是外包和業(yè)務運營。
《投資者報》:除了通訊設備和光通信類上市公司外,還看那些細分行業(yè)的公司值得關注?
王珂英:比較看好3G運營商,比如國脈科技,這是評估第三方運營服務的公司;此外還有億陽信通,是運維支撐服務的公司,可以提供飛信等移動通信服務。在數據端,比較看好東信和平、恒寶股份;在移動增持這方面,比較看好北緯通信和拓維信息。
《投資者報》:在通信市場上,海外市場與國內市場有何不同?
王珂英:海外市場目前處于復蘇局面,比較看好在海外收入占比較大的公司,像武漢凡谷、光迅科技。
將受益OLED
《投資者報》:如何看電子信息產業(yè)在2010年的發(fā)展?
韓旭:今年是“十一五”規(guī)劃的最后一年,也是關鍵的一年,對“十二五”規(guī)劃起到指導作用。今年電子信息產業(yè)發(fā)展主要有三個大方面:一個是通信和物聯網的產業(yè)發(fā)展;另一個是下一代顯示技術,比較火的是LED電視;最后一個是從信息服務方面,包括軟件產業(yè)和高級電子產業(yè)。
從3G角度來說,2010年3G正式商用,從國家政策方面來看,亟需進一步做大3G產業(yè),進入運營階段,包括未來增值服務、網絡優(yōu)化、運維等服務領域發(fā)展。此外,還包括物聯網,在下一代網絡中應用比較廣。物聯網在移動通信中的使用主要是手機支付和運程監(jiān)控等方面。以上是最能看清的應用層面。
而手機支付將在世博會當中使用,以及未來還有在智能電網中的使用,不過在這方面,今年發(fā)展還不太會明顯。中國物聯網發(fā)展還局限在芯片設計方面,目前技術比較薄弱。
《投資者報》:除了物聯網外,電子信息產業(yè)還有哪些方面發(fā)展趨勢值得關注?
韓旭:下一代顯示技術發(fā)展會比較快,因為2009年中國LED電視突然火爆起來,今年會繼續(xù)發(fā)展比較快。從目前來看,中國的下一代顯示技術還是比較薄弱,比起LG和三星等國際企業(yè)還有一段距離,制約中國產品的定價權。今年,中國會加大研發(fā)力度,以改變現狀。
《投資者報》:目前OLED(有機電激光顯示)也開始受到矚目,你怎么看OLED的發(fā)展,有哪些受益公司?
韓旭:現在LED還比較火,不過LED仍然屬于液晶電視范疇,OLED已經不是液晶顯示器了,是另外一種技術了。目前,OLED還沒有正式產業(yè)化,像日本、韓國已經生產出來這種顯示器了,但只應用于小屏幕領域,比如手機和數碼相機的顯示屏,還沒有生產出來像液晶電視那么大的顯示屏。未來一兩年內,這個技術可能會逐漸成熟,到那個時候,OLED可能會成為產業(yè)爆發(fā)的轉折點。
中國OLED技術雖然還不如日韓,但不像液晶顯示屏的差距那么大,未來和日韓處于同一技術層面的可能性比較大。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四川長虹、彩虹股份有OLED的項目。這兩家公司都是在2009年投資的,真正投產會在這一兩年之間。
相關專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編輯:
liz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