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報訊【記者 高廣華】今年以來,上市銀行不斷拋出融資方案,資本金饑渴導致圈錢活動愈演愈烈。
光大銀行上周五晚間公告稱,公司發(fā)行不超過120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已獲中國證監(jiān)會核準。香港聯交所上市委員會于6月9日舉行上市聆訊,審議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請。
同時,建設銀行擬發(fā)行不超過800億元次級債券,債券期限不少于5年期,用于充實公司資本。
2011年,銀行業(yè)融資來勢洶洶,包括定向增發(fā)、次級債、A+H配股和IPO等融資方式盡出。在1月7日,農行、民生銀行、興業(yè)銀行居然同時拋出天量融資方案。農行公告擬發(fā)行不超過500億元次級債券;民生銀行定向增發(fā),擬發(fā)行不超過47億股A股,預計融資總額不超過214.79億元;興業(yè)銀行則宣布,將通過公開方式在銀行間市場發(fā)行不超過150億元次級債券。
同時在2月下旬,在交行的201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會議審議并批準了關于交通銀行赴香港發(fā)行人民幣債券的議案。根據該方案,交通銀行將于2012年底前發(fā)行總額不超過200億元的人民幣債券。
而目前深發(fā)展4月份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fā)行了36.5億元混合資本債券;農行發(fā)行的500億元次級債獲銀監(jiān)會和央行批準于6月2日啟動;中信銀行A+H股260億元配股融資計劃6月末完成。
而就在之前不久,招商銀行拋出600億融資方案;北京銀行也公布了再融資計劃,擬以非公開發(fā)行方式募資不超過118億元。
由于銀監(jiān)會對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的要求提升,多家銀行紛紛加入了融資的“大軍”中。
據悉,今年以來上市銀行已公布的定向增發(fā)、配股、次級債、可轉債等方式補充資本金的再融資額度接近4000億元。
事實上,2010年中國A股1.01萬億實際融資總額中,約4270億分配給了銀行股融資,2011年,飽受爭議的銀行股再融資重演。有分析認為,各家銀行在選擇融資時要多方面考慮,一方面是股東利益,一方面是銀行的成本控制。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