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主權債危機被大大高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日發(fā)布報告稱,金融市場對主權債危機的反應有些過頭,歐洲國家不大可能出現倒債。該組織同時也呼吁發(fā)達經濟體推行長期政策改革以削減公共債務水平,確保未來財政可持續(xù)性。
“在我們看來,主權債務的風險顯著地被大大高估了。”IMF的經濟學家們在1日發(fā)布的一份報告中寫道,“盡管通常情況下金融市場都會反映經濟基本面的發(fā)展,但很多時候市場的確也會有反應過度的情況,這反過來也會對相關國家?guī)聿焕绊?。”不過,IMF似乎并不太擔心這些國家會支撐不住。該機構指出,對于那些面臨融資壓力的國家,平均的債務付息成本依然“相對較低”,這使得這些國家有足夠的時間來說服投資人,他們能夠很好地解決債務問題。
IMF的財政事務部門主管卡洛1日表示,市場上對主權債危機太過悲觀,以至于歐洲的每一次國債發(fā)售都被視為可能引爆重大危機的導火線。在最新報告中,IMF駁斥了有關歐洲可能出現債務違約的猜測。
IMF在報告中指出,行為可以改變,也就是說財政政策可以改變,所以即使大家發(fā)現有些國家?guī)缀鯖]有多少財政運用空間,也不代表這些國家就會出現債務違約。
提到外界最為關注的希臘,IMF表示,由于希臘已經從歐盟和IMF獲得了總額達1100億歐元的貸款援助,該國在未來三年都不會有太大償債問題。
IMF指出,為了保護脆弱的經濟復蘇、支持經濟增長和創(chuàng)造就業(yè)機會,并恢復資本市場信心,發(fā)達經濟體必須制定明確的財政調整計劃,且重點必須放在中期財政調整上,而不是尋求權宜之計。盡管財政調整至關重要,但同時也不能急于求成。
該機構指出,金融危機可能改變未來數十年中全球主要國家的財政政策制定。根據IMF的預測,到2015年,G20中的發(fā)達國家的債務占GDP比重可能升至115%,而2007年時這一比例只有78%,去年為97%。
對部分債務問題最嚴重國家,IMF也提出了善意的警告。IMF稱,希臘、意大利、日本和葡萄牙等發(fā)達國家的政府負債最為接近“無法負擔的水平”。IMF指出,由于傳統措施已經不起作用,上述四個國家可能最需要采取激進的預算縮減手段,才能避免公共債務失控。此外,IMF認為美國和西班牙政府的財政狀況也很吃緊。相比之下,澳大利亞、韓國和丹麥等國的財政狀況相對較好,仍有一定的舉債空間。
相關專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鳳凰網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朱周良
編輯:
hez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