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財經 > 財經新聞 > 國內 > 正文 |
|
近期宏觀調控的目標與任務
從近幾年和今年上半年經濟運行的情況看,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勢頭仍很強勁,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的壓力還很大。當前,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和首要任務仍然是遏制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重點要解決的問題是:
--努力控制經濟增長速度。近幾年GDP的增長速度一直比較快。2003年GDP增長率是10.0%,2004年-2006年分別比2003年上升了0.1、0.4和1.1個百分點,而且呈逐年上升趨勢。今年上半年達到11.5%,上升趨勢進一步增強。經濟增長速度偏快,給經濟結構調整、能源資源的合理開采利用和環(huán)境保護都帶來了許多困難。因此,必須認真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把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放在首位,下決心把經濟增長速度控制住。今年最好能控制在11%以內,今后幾年控制在9%左右。
控制經濟增長速度,必須首先控制投資增長速度。當前,投資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首要因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40%。新一輪宏觀調控前的2003年,全社會投資增長率是27.7%;2004年-2006年分別為26.6%、26.0%和24.0%,分別比2003年降低了1.1、1.7和3.7個百分點,雖然增長速度逐年有所降低,但仍在20%以上。今年上半年投資增速出現(xiàn)反彈趨勢。而且,投資總額占GDP的比重在逐年上升,2003年只有40.9%,2004年-2006年分別達到44.1%、48.3%和52.4%。從歷史經驗看,我國投資增速最好能控制在20%以下,投資占GDP的比重最好控制在40%以內。
--努力控制物價過快上漲。在這次物價上漲過程中,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價格、房地產價格、資產價格上漲較為突出。為了保持價格水平基本穩(wěn)定,應關注下面幾個問題,并適時采取必要措施:一是密切關注消費價格、生產價格、資產價格等各類價格的走勢,特別要重視糧食、豬肉等食品價格的上漲,擴大供給,加強監(jiān)管。二是注意價格的結構性問題。當前資產價格上漲明顯高于消費價格和生產價格上漲,存在著價格結構問題,因此需要注意資產價格過快上漲對消費價格和生產價格的擴散影響。三是采取必要手段,加強農業(yè)生產,進一步增加各級財政對農業(yè)的投入,切實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建立價格調節(jié)基金、專項補貼基金,完善對農產品提供者和低收入困難群體的補貼政策。四是增加消費品進口。這有利于緩解消費價格上漲壓力,并且有利于降低外貿順差過大的壓力。五是擴大商品房供給,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特別是商品住宅價格上漲幅度較大的大城市,應增加土地供給,保證有足夠數(shù)量的新建住房投入市場,同時加大中低價位、中小戶型住房的供給。各級政府應使用政府掌握的資源,切實為有需要的群眾提供足夠的廉租房,并配合其他必要的經濟和行政措施,遏制房價過快上漲。
--努力擴大消費。繼續(xù)擴大就業(yè),降低失業(yè)率。提高城鄉(xiāng)居民收入特別是農民、農民工和城市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深化城市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特別是完善城市醫(yī)療保險體制,緩解群眾看病貴問題;加快在農村建立新型合作醫(yī)療的步伐,逐步在農村建立養(yǎng)老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解決農民工的養(yǎng)老、醫(yī)療和工傷保險問題;加大對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的投入,從各個方面減輕城鄉(xiāng)居民的社會負擔,為擴大居民消費創(chuàng)造條件。
--努力減少貿易順差。貿易順差過大是近兩年才出現(xiàn)的新問題。2004年我國的貿易順差只有320億美元,而2005年和2006年分別達到1019億美元和1775億美元,比2004年增長218%和453%。今年上半年,貿易順差又達到1125億美元,比2005全年的順差還要多。貿易順差過大,不僅使貿易摩擦大量增加,資源環(huán)境更趨緊張,還增加了人民幣升值壓力。在我國的對外貿易中,貿易順差還會長期存在,關鍵是控制在合理規(guī)模之內,并為其使用尋找好的出路。
流動性過剩的形成很復雜,而貿易順差過大加劇了銀行系統(tǒng)的流動性過剩則是毫無疑問的。因此,應把減少貿易順差和解決流動性過剩問題結合起來抓。同時,應保持合理的經濟增長速度,加快進行結構性調整,改革匯率形成機制,調整引進外資政策,優(yōu)化引進外資結構,逐步放開對外投資,深化財稅等體制改革。只有這樣,解決減少貿易順差和流動性過剩問題才能見到明顯成效。
--努力降低能耗,減少污染排放。在經濟發(fā)展方式沒有根本轉變、經濟增長速度偏快的情況下,實現(xiàn)節(jié)能減排目標面臨許多困難,形勢較為嚴峻。應控制經濟增長速度,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總量。努力調整產業(yè)結構,特別是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yè)的發(fā)展。在國內外市場需求拉動、資源要素及環(huán)境成本低估的推動下,高耗能產業(yè)過度發(fā)展,這消耗了我國寶貴的能源資源,污染了環(huán)境。應制訂和完善節(jié)能降耗的技術標準,健全考核指標和考核體系,嚴格考核。同時,完善節(jié)能降耗的法律法規(guī),嚴格執(zhí)法。
編輯:
廖書敏
|
Google提供的廣告 |